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1月28日晚,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大型舞剧《昭君出塞》在当地顶级艺术殿堂——墨西哥国家大剧院上演,为5000余名当地观众奉上一场中国文化的视听盛宴。当晚舞剧落幕后,在场观众纷纷起立鼓掌,掌声经久不绝。

“真的只演一场吗?”舞蹈演员维克多利亚对舞剧赞不绝口,对舞剧只演一场表示遗憾,“这出舞剧从演员的表演到音乐、编舞、道具,都十分完美。中国同行的表演和中国古典舞剧让我着迷!”


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为什么说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2 . 2017年11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开启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 中美两国元首夫妇于故宫茶叙,席间,特朗普展示了外孙女阿拉贝拉用中文演唱儿歌《我们的田野》《我的好妈妈》,背诵《三字经》和唐诗《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的视频。这一表演将宾主尽欢的宴会推向高潮,引起与会人员对中华文化的强烈共鸣。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表演引起与会人员对中华文化产生强烈共鸣的理解。
3 . 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世界文化之瑰宝。然而,中国民间剪纸长期以来远不如国画、中国书法等为世界所知晓。某班同学以“让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走出国门”为议题展开讨论,两位同学分别提出各自的观点。

让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走出国门
观点一:我国民间剪纸通常采用比兴手法创造出来多种吉祥物,以国人约定俗成的形象组合表达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例如,用两个柿子和一只如意的构图,寓意“事事如意”。用喜鹤的图案表示“喜”,用鸡的图案表示“吉”。这些图案的寓意外国人难以理解,自然接受困难。中国民间剪纸要走出国门,需要让外国人理解其内容,可用中国民间剪纸来表现外国文化元素。
观点二:“一剪之巧夺神工,美在人间永不朽。”我国民间剪纸艺术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浓缩了中华文化的传统哲学理念。其艺术风格、内涵等方面展现了中华民族气质和审美取向,与中国人的生活和思维方式联系在一起。“民间剪纸艺术走出国门”也要保持原汁原味,不能一味迎合外国人的审美习惯,否则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就失去了生命力。
从以上两种观点中选取一种你支持的观点,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阐述理由;要求:观点明确,阐述充分,分析具体。
4 . 材料一   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延顿认为西方文明正在衰落,它在世界力量中所占的比重日益缩小;相反,亚洲文明却发展壮大;伊斯兰文明的人口在激增,打破了穆斯林国家与其邻国的平衡关系。在21世纪初期,人类将经历非西方权力与文化的复兴,经历非西方文明内部相互之间以及与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
亨廷顿认为文明的冲突不可避免,他指出:“文明冲突是对和平的最大威胁,以文明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战争可靠的保障。”
材料二   习近平出席指出:人民友好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础力量。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严峻的全球性问题,各国人民需要加强友好交流,携手合作,同舟共济。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追求和传承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也将推动各国共同坚持和平发展。
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解决亨廷顿所提出的“文明的冲突”底气何在?
2018-02-2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5 . 互联网+催生了新的文化形态,娱乐化成为网络文化的主流;互联网为满足用户需求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新的选择,但宽带互联网的发展使网上内容资源从数量到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丰富了文化的多样性,但文化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不同文化、文明之间的矛盾,尤其是某些强势文化的渗透将危及我国的文化安全。
⑴概括材料所反映的文化和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
⑵运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文化交流的认识。
⑶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说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2018-02-1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涟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于2017年9月3日至5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工商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指出:“我国领导人认为,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应该倍加珍惜。今年我国人文交流合作全面铺开,运动会、电影节、文化节、传统医药高级别会议等活动有声有色,受到了我国人民的热烈欢迎。我们积极开展议会、政党、青年、智库、地方合作,为各领域的人士参与金砖合作搭建了平台。我们支持将人文交流合作经常化、机制化,加深五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让伙伴关系理念扎根人民心中。”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我国积极与金砖五国开展人文交流合作的必要性。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外文化交流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材料一       文化交流合作是“一带一路”的灵魂。通过中华文化对外交流互鉴,促进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在促进中华文化自身发展的同时,以“中国智慧”丰富人类文明,主动塑造好文明大国的整体形象,让“一带一路”更加体现中国发展的包容性、普惠性、共享性,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亲和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下文化交流合作的现实意义。
材料二信息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设施,也是互联网时代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物质条件。当今社会,不管是中国还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们,其日常的工作、消费、娱乐都离不开网络服务。因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要加快文化交流合作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互联网的互联互通,以此推动文化的传播与创新。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互联网在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传播与创新中的作用。
8 . 2017921日,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在曲阜闭幕。
材料一   儒学是孔子创立的,迄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儒学具有多面性,总能适应各个时代的经济政治需要,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意识流;儒学是不同时代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学习的课程;儒家经典宏博,主要有包括《诗》《书》《易》《礼记》《春秋左传》《论语》《孟子》在内的十三经。
材料二   儒学产生发展至今,不仅对中华民族产生重要影响,还远播海外,对世界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儒学蕴含着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蕴含着解决当代人类难题的重要启示。我国举办世界儒学大会就是要搭建一个国际化的儒学研究与交流的高端平台,增进不同文明真诚对话,互学互鉴、合作共赢,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与进步。
(1)根据材料一,说明儒学绵远流长、延续至今的原因。
(2)解读材料二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韩剧、美剧风靡,外来文化对“80后”“90后”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的本土文化是否会受到冲击?有人担忧,有人乐观。
担忧者认为:
“文化自尊与文化自信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文化的自尊何来文化的自信,没有文化的自信又何来文化的自尊。国产电视剧引不起国人的关注,韩剧被引进国内,却受到了热烈追捧。”
“中国传统文化在近20年急剧地流失,几百种传统戏剧,几乎是以每几天消失一种的速度在走向死亡。一旦传统文化流失,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价值观也就缺失了,空出来的位置就留给了外来文化。”
“改革开放以后日剧、韩剧、欧剧、美剧都进来了,这个领域的教化,是潜移默化完成的,如果现在国产电视剧和电影还是只想着收视率、赚钱,可能到时候就来不及了,因为年轻一代都接受了外来文化。”
乐观者认为:
“国外的文化在国内流行是一种自然现象。韩国的鸟叔引来美国士兵的模仿,风靡一时之后,‘style’风也就过去了。披头士乐队当时也是到美国之后才逐渐流行起来的。这说明,开放的世界是流通的,这并不可怕。”
“韩剧在国内有众多粉丝是很正常的事,虽然有冲击,但没有必要恐慌,国内的电视剧、电影行业也发展得很好。这种冲击是很有必要的,能刺激中国电视剧市场的发展。”
“这个非常好,让我们做影视的有压力,不好糊弄。老是片面看票房在升高,那个没有意义,不提高内在的质量,没有持续发展空间。”
(1)就外来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你是乐观还是担忧?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2)文化发展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要使这条大河水道畅通,水清质美,就必须把握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请就如何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提两条建议。

10 .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悄然掀起了“汉语热”。这不仅体现了外界对中国未来发展普遍看好的内在逻辑,也承载了当前世界各国人民对于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渴望,试图通过学习汉语和解读汉字来破译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历史密码。为顺应形势发展,我国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汉语传播和推广举措,也让“汉语热”持续升温。譬如,整合孔子学院资源,打造汉语国际推广“航母”,打造更多像《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汉语桥》等优秀的综艺节目,增强汉语的吸引力。许多专家学者评论到,以汉语讲述的中国故事为越来越多人所聆听。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以汉语讲述的中国故事为越来越多人所聆听的缘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