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近期又引发广泛关注。此次新发现的是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精美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等重要文物500余件。(如图)


三星堆的新发现在考古界引起强烈震动,一经发布立刻登上网络热搜,引起广泛讨论。

中国网友评论:“5000年文明一脉相承,延续至今,人类唯一。时间会告诉我们结局。中华文明不可或缺。”

美国网友在Reddit上表示:“我总感觉三星堆和中美洲出土的遗物有着不可思议的相似之处……人类之间的交流是否从未停止过?”

日本网友在ANN的报道下评论:“它们很漂亮!非常迷人!就像一扇通向古老过去的窗户!中国有很多有趣的历史和文化。”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你谈谈如何看待三星堆新发掘文物引发中外网友热议的现象。
2021-10-20更新 | 31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学情检测政治试题(一)

2 . 不用一根钉子、一滴胶水,也不用任何现代机械工具,仅凭一双巧手就能把寻常木头打造成鲁班凳、拱桥、“中国馆”等精美工艺品。2020年,一位中国老木匠阿木爷爷走红海外,他的视频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传统榫卯技术,他被赞为“当代鲁班”。

有人认为阿木爷爷与李子柒有很多相似之处,因为他们都是通过视频变身“网红”,并且火到海外,也因为他们都“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在镜头中,“东方美食生活家”李子柒展现了中国田园生活之美,而阿木爷爷则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技术之魂一榫卯技术。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这种体现中国古老智慧的技艺惊艳了无数外国网友,阿木爷爷也赢得了海外网友的钦佩和喜爱,有外国工程师点赞,称阿木爷爷脑海自带“CAD建模系统”

无论是阿木爷爷还是李子柒,都是平凡之人活出了不平凡的人生。他们的不平凡源自对生活的热爱,源自做事的专注与坚持。正是这种平凡之中的不平凡,感动着无数如你我这样的平凡人,也激励着我们活出自己的不平凡。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阿木爷爷通过视频赢得海外网友的钦佩和喜爱的原因。
2021-10-20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凝聚了中华法律文化精华,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民法典整合了新中国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高度重视“习惯”、“公序良俗”的作用,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将保护民事权利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注重对弱者利益的保护,将诚信确立为民法基本原则……在体系结构上,民法典通过使人格权、侵权责任独立成编,贡献出一个崭新的民法典编纂结构;在立法技术上,民法典详细规定权益保护、平等、意思自治等8项基本原则,这些都是我国民法典对世界民事立法作出的重要贡献,为人类法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中国经验、贡献出中国智慧。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我国的《民法典》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0年东京奥运会,也称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由日本奥林匹克委员会举办的国际性运动会,于2021年7月23日开幕、8月8日闭幕。

奥林匹克运动会发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目前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体育盛会。“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得到各国人民的广泛认同。

材料二   从1896年希腊雅典举办了首届现代奥运会,到今年的东京奥运会,已举办了32届。各届奥运会会微设计,都既有奥运五环旗元素,又有举办地特色标识。


结合材料,用文化的眼光看,奥林匹克运动为什么会从希腊走向世界?
2021-10-02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临澧县一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3月27日,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中国的文明观,让世界看见》五周年,在这一重要演讲中,习近平主席科学把握人类文明进步大势,深刻阐明“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真诚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准则,习近平强调:“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习近平对文明的这些论述不仅精辟揭示了人类文明的本质特征,还深刻阐述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内涵。五年来,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中国不仅是积极倡导者,更是坚定行动者,充分彰显了中国对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深邃智慧、积极贡献与责任担当。


(1)运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阐述为什么要倡导“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准则?
(2)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如何继续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2021-09-05更新 | 257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阳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2021年7月25日17时40分,在中国福建福州举行的第44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申报的“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顺利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项目增至56项。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一共由22处代表性遗产点组成,具备高度的完整性与真实性。22处遗产点有18处国家级文保单位,4处省级文保单位。同时,22处遗产组成部分之间具有功能、空间、社会、文化上的紧密关联,在推动泉州成为世界性的海洋贸易中心的进程上,构建了一个完备的体系。

在泉州成功申遗光鲜的背后,在申遗的道路上却并不是一帆风顺,其实,泉州的申遗之路已经磕磕绊绊地走过了20个年头。泉州自2001年开始便开启了申遗之路。2001年,“海上丝绸之路东端——泉州”申遗方案获省政府同意,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列入预备清单。2012年,泉州、宁波、南京、广州等9个城市共同入选海上丝绸之路申遗项目组。两年后,该9城联合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泉州共识》正式诞生,9城建立合作联动机制,构建联合申报、保护管理、宣传展示“三位一体”的“海丝申遗”运作体系。2019年,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国家文物局2019年工作要点》,推进“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工作。

20年之后,“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申遗之路终见曙光。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申遗的文化意义。
(2)结合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视角,探究泉州史迹历经20年终于成功申遗的原因。

7 . 2021年“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向埃及民众推介中华文明崇尚读书、尊重知识的传统理念,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了系列主题活动。

活动邀请埃及知名学者穆赫辛教授举办线上讲座,重点介绍了阿语译作《论语》《中国经典选集》《中国智慧》等经典,概述了从古至今阿拉伯学者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和看法,并通过客观视角解读中国文化,以期让更多人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

在图书分享活动中,仅一天时间就有120多名埃及网友晒出了他们最近正在阅读的“书单”,内容涉及哲学、历史、地理、文学等方面,并在线分享了读书心得。以下是部分截图:


运用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分析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系列主题活动的价值。
2021-07-15更新 | 238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清华中学2022届高三7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强调,中国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着眼点也是同各国实现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命运共同体”一词,植根于传承千百年的中华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世界大同”“天人合一”等中华文化的接续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以仁爱、和谐、中庸等作为核心价值,以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作为终极目标。对传统文化中适用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含义。以博大包容的胸怀吸纳世界各地的先进文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中国智慧,贡献中国力量,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超越种族、文化、国家与意识形态的界限,为思考人类未来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给出了一个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同外界其他行为体命运与共的和谐理念,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新时期,我们相信和平的阳光会真正普照我们生活的这个美丽星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必将真正实现。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文化如何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好愿景的实现?
(2)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文化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的原因。
(3)你所在的社团计划举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宣传展览,请策划两个宣传展览主题。
2021-06-25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敦煌是中国通向西域的重要门户,古代中国文明同来自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思想、宗教、艺术、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 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体系、 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季羡林先生曾说过:“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

敦煌学是当今一门国际性显学,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学者都在从事敦煌学研究。敦煌学原本主要是研究藏经洞出土的写本文献,之后逐渐扩大到石窟、壁画、汉简乃至周边地域出土的古代文献和遗存的古代文物。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指出,敦煌文化属于中国,但敦煌学属于世 界,把莫高窟保护好,把敦煌文化传承好,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进步应负的责任。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支撑。希望研究人员再接再厉,努力把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性展陈活动和文化交流对话,展示我国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研究的成果, 努力掌握敦煌学研究的话语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敦煌文化属于中国,但敦煌学属于世界,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1-06-23更新 | 95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两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郎溪中学、泾县中学)

10 . “国家文化公园”概念属我国首创,《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依托长城、大运河、黄帝陵、孔府、卢沟桥等重大历史文化遗产,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生动呈现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促进科学保护、世代传承、合理利用,积极拓展思路、创新方法、完善机制,做大做强中华文化重要标志。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理论研究、实践经验等方面都没有成熟的经验,在国际上也没有先例可循。《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在如何建设国家文化公园问题上给出了总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总体设计、统筹规划,积极稳妥、改革创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文物和文化资源的整体布局、禀赋差异及周边人居环境、自然条件、配套设施等情况,重点建设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四类主体功能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建设国家文化公园的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