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1925年,郭沫若在一篇文章中讲述了“马克思见孔子”的故事。


孔子:啊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呀!你来到敝庙里来,有什么见教呢?

马克思:我是特为领教而来。我们的主义已经传到你们中国,我希望在你们中国能够实现。但是近来有些

人说,我的主义和你的思想不同。因此我便来直接领教你:究竟你的思想是怎么样?和我的主义怎样不同?

孔子:你的理想的世界是怎样的呢?

马克思:我的理想的世界,是我们生存在这里面,万人要能和一人一样自由平等地发展他们的才能,人人都各能尽力做事而不望报酬,人人都各能得生活的保障而无饥寒的忧虑,这就是我所谓“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社会。

孔子:你这个理想社会和我的大同世界竟是不谋而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这不是和你的理想完全是一致的吗?

马克思:我的理想和有些空想家不同。我的理想不是虚构出来的,也并不是一步可以跳到的。我们先从历史上证明社会的产业有逐渐增殖之可能,其次是逐渐增殖的财产逐渐集中于少数人之手中,于是使社会生出贫乏病来,社会上的争斗便永无宁日。

孔子:我从前也早就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呀!

马克思: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远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的一个老同志!你我的见解完全是一致的。

——摘编自郭沫若《马克思进文庙》


运用《文化生活》或《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谈谈你对马克思与孔子超越时空对话的理解。
要求:观点鲜明;可以就某一点深入分析,也可以全面论述;知识运用准确、贴切;论述合乎逻辑,条理清晰。
2019-04-15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斯瓦西里语版的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热播。坦桑尼亚观众在欢笑中领略中国媳妇处理婆媳关系时的善良和智慧,在感动中体会中国“和”文化的美好。该剧成功走出国门说明
A.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B.对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与发扬
C.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具有共通性
D.优秀文化能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
2019-01-30更新 | 948次组卷 | 3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北京四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截至2009年10月,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29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 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9-01-30更新 | 453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1-2012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政治试卷
4 . 尽管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有诸多不同,但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却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分,并以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这说明
A.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B.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
C.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2019-01-30更新 | 821次组卷 | 59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5 .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离不开世界,“中国梦”是和谐之梦、和平之梦,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这说明
①中国的发展是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             ②各国和平共处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③和谐世界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利环境             ④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9-01-30更新 | 1252次组卷 | 10卷引用:2015届北京房山周口店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6 . 1999年,国外一些媒体评选过去一千年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思想家,马克思的得票数不止一次居于首位。马克思被评为千年伟人,是因为
①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科学思想体系
②马克思主义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③在过去的一千年中,文化始终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④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1-30更新 | 95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2012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政治试卷
11-12高二下·北京·期中
7 . 鲁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展望中国现代文艺的走向时,发出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令人警醒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告诉我们
A.一个民族只有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和认同
B.一个民族只有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实现本民族文化的繁荣
C.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D.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
2019-01-30更新 | 665次组卷 | 1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政治试卷
10-11高二下·北京·期中
8 . 清理了野蛮的混沌,心灵才会荡起纯净的清波;扫除了愚昧的灰尘,思想才会绽放美丽的花朵。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文化对个人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B.民族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
C.要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
D.要积极主动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
9 . 在2017年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上,同学们又一次学习了“中华骄傲”——汉字。回答下题。
1.文字学家讲解“正”“直”(下图)两个字的甲骨文起源。“正”的下半部是“止”,指人的脚。“正”的上半部代表目标。如果脚冲着目标走,走的就是正路。“直”的下半部是“目”,上半部是直线,表示人的目光是直的。“正”“直”二字合起来,就是目不斜视,奔向目标!这启示同学们
A.德是做人之本,要端正目标,践履笃行
B.关注社会,就不至于在现实生活中迷失方向
C.人生之旅,应勇往直前,不该踏上曲折的路
D.夯实学识根基,就能在未来引领社会正气
2.一位痴迷于汉字的西方人,介绍了他在过去的20年里,凭借一己之力,整理中国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将汉字字形数据化,创建汉字字源网的故事。他在网站的古汉字数据库中录入近10万字形,但也为此而耗尽家财。这位外国老人对汉字研究和传播的一片痴心,令人感动,也让我们深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中华文明在世界上无与伦比,汉字就是证明
B.古汉字理应是中国人独自享有的瑰宝
C.淡出实际使用领域的生僻汉字缺乏文化意义
D.汉字不仅能承载文化,亦能联通不同国家民众的情感
2018-07-2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政治试卷(文科)
10 . 猪年春节见证了“中国年”国际化的新步伐。从各国政要到媒体,从国际商家到民众,来自中国的“春意”越来越受欢迎。如今,全球十多个国家把春节列为本国的法定假日。“中国年味”飘向全球、走红海外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③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④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2018-06-19更新 | 373次组卷 | 1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中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选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