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传统习俗的继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在我国传统民间医药学中,艾叶用于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历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时节民间历来就有插艾叶的习俗,期待起到驱蚊杀菌、祛邪避秽的作用。这表明(     
①我国的传统节日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②端午插艾的习俗推动社会和人的发展
③国民的医药知识能为我国中医药学发展提供丰富的养料
④端午插艾的习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1-10-19更新 | 577次组卷 | 59卷引用: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年画多采用大红大黄等鲜艳的色彩,画中的每个动物和植物都富有吉祥的寓意。中国年画(   
A.是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作为传统习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C.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因久负盛名而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标志
3 .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在“互联网+”的时代,春节也开启了“数字时代”。打开老相册,在微信群回忆“小时候的年”,总能引起许多共鸣;回到老地方,在朋友圈晒出“各地的年俗大全”,总能激发更多欢乐。互联网为我们调制出别具一格的年味儿,让我们共享浓情中国年。这表明(     
①全面传承传统习俗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大众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③人们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享用文化④传统年俗是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③
2021-09-06更新 | 386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朔州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8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二十四节气,产生于农业社会的生产实践需要,至今指导着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这表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②传统习俗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③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④文化决定着人们的实践活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12-03更新 | 1034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西省稷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9年4月7日,“三月三”布依族文化节在贵州望谟县举行。据记载,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

贵州望谟县举办的“三月三”布依文化节,传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三月三”文化,在这里人们可以体验布依族远古的文化内涵。活动其间,游客不仅能观看到丰富多彩的布依族歌舞,体验到布依族古老的祭祀活动,品尝布依三色花米饭,感受布依族原生态的民族文化,还能参加布依非物质文化展示展演等。望谟“三月三”布依族文化节正在形成文化品牌,将成为望谟的名片。


(1)结合材料,说明贵州望谟县举办的“三月三”布依文化节的重要意义。
(2)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
2020-11-0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云东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古时人们迎龙、舞龙是为了取悦龙神,希望龙神保佑本地风调雨顺,而舞狮则是为了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的怪兽。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被淘汰,但耍龙灯、舞狮子等习俗至今仍广泛流行。由材料可知(     
①人们的文化活动受其世界观的影响
②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③传统习俗在发展的基础上传承
④落后文化退出了现代人的日常生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0-2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14-15高三上·陕西西安·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易经》把“六”定位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而叫重阳。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每逢重阳佳节,很多单位组织和社区敬老活动。这表明(       
①透过传统节日可以领略民族文化的韵味②民族节日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应该积极保护
③传统美德生生不息、历久弥新④传统习俗有助于培育文明风尚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2020-10-11更新 | 189次组卷 | 50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文)试题
12-13高二上·甘肃武威·期末

8 .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为三大传统佳节。两汉时已具雏形,是在立秋日。唐出现观月、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八月是作物收获季节、庆丰、贺团园,“花好月圆人寿”便成了中秋节的主题。中秋节阖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月,古风延续至今。

在不知不觉中,西方的“愚人节”“圣诞节”等越来越受一些年轻人的欢迎,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却有走向衰落的迹象。有人认为,具有特定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华文明特点的传统节日受到冷落,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我国民间文化的冲击。


(1)材料中提到的“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愚人节”“圣诞节”属于传统文化的哪一方面的内容?
(2)作为传统文化,这些节日有什么共同特点?在当前发挥着怎么样的作用?
(3)对这些传统文化,我们是应该一概保留,还是全部抛弃?
2020-10-08更新 | 89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朔州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8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筷子是当今世界上一种独特的用餐工具,同时具有夹、拨、挑、撮、撕等多种功能。我国有史料记载的用筷子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在中国人用筷子传统的延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A.传统习俗的继承B.传统文化的继承
C.传统思想的继承D.传统建筑的继承
10 . 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A.传统思想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B.传统建筑就是凝固不变的传统文化
C.传统文艺是传统文化最基本的组成部分D.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基本形式之一
2020-08-21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大地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