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 年春节即将来临,多地相继发布通告,全面禁燃禁售烟花爆竹。有公民对此申请备案审查,认为现在年味越来越淡,没有“爆竹声中一岁除”的感触,这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损失。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审查认为,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制定的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对于销售、燃放符合质量标准的烟花爆竹未作全面禁止性规定,同时授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划定限制或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时段和区域:有关地方性法规关于全面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与大气污染防治法和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不一致,应当按照上位法规定的精神予以修改。

请运用《政治与法治》与“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审查意见的意义。
2 . 亚运会火炬“薪火”,设计思想源自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火炬的造型庄重大气,意蕴深远,包含着浓郁的传统文化与哲思,以玉琮为表征,整体轮廓曲线犹如手握薪柴,既寓意着中华文明薪火相传,也在动静之中,由内而外进发出运动拼搏精神和璀璨的亚运光芒。火炬的设计体现了(       
①融通古今,增添传统文化新的基本内涵   ②守正创新,结合时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③与时俱进,在文化传承中坚定文化自信   ④服务人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文化需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 . 《论语·为政》中谈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将信用列为“五伦”之一,进一步确立了信用的伦理地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中国传统文化决定了人们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B.诚信价值观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完全一致
C.中华传统文化反映中华民族的全部精神追求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提供滋养
2023-03-1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政治试题(1)
4 .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国货品牌不断对产品的品质、设计等进行更新迭代,国货产品对年轻群体的吸引力逐渐提升。这些国货品牌用现代潮流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全新演绎,既保留了文化内核,同时又能满足当下消费者的新需求。这表明(     
①国货品牌的文化价值在于其满足了消费者的新需求
②国货品牌的文化价值不受社会经济政治变化的影响
③国货品牌的影响力得益于其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
④国货品牌在发展中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华民族是拥有五千多年悠久文化传统的伟大民族,中国的软实力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以古籍经典为载体的思想观念。通过对古籍的研究和阅读,传统文化得以代代流传。材料表明(     
①史书典籍是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
②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
③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④中华文化得以流传的原因是不断研究古籍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3-02-2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6 . 近期,某设计师利用汉字形义相生的特质,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以中国传统水墨书写的“山、水、风、云”四字,结合文房四宝的形象,提炼出“字与笔恩重如山”“字与纸如鱼得水”“字与墨如沐春风”“字与砚闲逸如云”四种意象表达,受到民众一致好评。该设计(     
A.通过创新性地表达生动诠释了汉字蕴含的丰富情感
B.是设计师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改造客观世界
C.具有包容性,通过文化的交流互鉴展现其文化价值
D.善于推陈出新,赋予了中华传统文化新的基本特征
7 . 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这10个中国古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被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这说明(     
①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过程中发展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基本内涵因时而变
③中华优秀传统思想蕴含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智慧
④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1-13更新 | 517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教育焦虑引起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在独生子女政策大背景下,五花八门的教育广告铺天盖地,虎妈、狼爸话题不断,家长们焦虑:我的孩子一定要比我强;老师们焦虑;评优、晋职、绩效奖金都与学生分数挂钩,要高分就得施压;社会焦虑;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在连环作用下,孩子们也背负着难以承受的身心之重。

2022年1月29日,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在微信公众号发表文章提出“重塑多子女家庭养育文化,淡化教育焦虑”。文章认为,着力建设新型婚育文化,要以“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鼓励夫妻共担育儿责任,破除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为重点,加强对青年婚恋观、家庭观引导,重塑多子女家庭养育文化,淡化教育焦虑,弘扬“孝”“和”家庭价值观,推动构建积极正向的新型婚育文化。开展新型婚育文化建设项目试点,大力推广新宣传标语口号,倡导将新型婚育文化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修订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精神不一致、不适应的内容。发挥“5·29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会员活动日”宣传品牌、文化社等作用,打造新环境宣传载体,注重运用网络和新媒体等青年群体喜爱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育新型婚育观念。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在文章中所提观点的合理性。
(2)建设新型婚育文化,是人口新时代的正确选择。请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2022-09-28更新 | 2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测试政治试题
9 . 《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对“孝”字的解释是:字形从老省即“耂”,表示长者老人;从子,在老之下,即一个孩子扶着(背着)自己的老人,顺从侍奉老者长辈为“孝”的本义。透过这个小小的汉字,我们仿佛可以看到父慈子孝的和谐场景。这表明(     

①中华民族具有弘扬孝道的传统美德
②汉字能够承载人们的精神价值追求
③甲骨文是孝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④孝文化的内涵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家风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朱子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蕴含着家庭教育智慧的家风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仍具有时代价值。这表明(     
①家风文化是滋养心灵的重要精神食粮
②家风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
③传统文化蕴含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
④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传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