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态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分布有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从炎黄二帝,到孔子、孟子、老子、墨子、韩非子、孙子等思想巨匠;从传说中的河图、洛书,到《诗经》《易经》《道德经》《史记》以至汉赋、唐诗、宋词;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四大发明,到天象历法、农学、医学、水利等,中华文化的诸多元典、古代一些重大的科技成果,都诞生于这片土地。

历史上,黄河曾是一条灾难深重的忧患河,有“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次大改道”的古语,被称为 “中国之忧患”。 中华民族在治理黄河的过程中,塑造了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新中国成立后,古老的黄河获得了新生,70年不决口,20年不断流,先后抵御12次大洪水,实现了黄河安澜。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黄河,豪情满怀地发出了“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黄河的保护和治理任重道远。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
(2)“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需要沿黄各地树立“一盘棋”思想。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3)结合材料,就如何讲好“黄河故事”,提出三条建议措施。
2020-02-25更新 | 3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文综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曾几何时,学会一门手艺就是一辈子吃饭的门路。几千年来,祖先给我们留下无数让人惊叹的手艺。而随着时代发展,许多老手艺已经渐渐消失了,只留在记忆里。
记忆中,爆米花是道流淌的风景线。一个简易的小火炉、手摇吹风、旧式葫芦形的铸铁炒锅中间粗两头小,一头还连着一块压力表、自制的长筒麻袋……那个年代,爆米花很受欢迎,每当师傅来家门口做爆米花,一大群小孩都会前呼后拥地跟着。“嘭”的一声巨响,随之飘来的是淡淡的麦香味儿、米香味儿和蚕豆香,于是不由得加紧脚步,也去凑个热闹。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传统的爆米花,已经被高压锅炒的新型米花所代替,传统爆米花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在那个清贫而节俭的年代,手艺人就是手变万化的魔术师,给了孩童和生活无数的欢乐。然而随着物质的繁荣,在“传统”和“现代”的竞争中,老手艺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也许它们成了现代文明的弃儿,但却屡屡敲打我们的内心.老手艺不仅仅是一种物化的呈现,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情感,甚至宗族间深厚而绵密的传承。虽然人们自身也在古老与现代的文明撞击中作着无奈的选择,但是那些手艺依然被我们眷恋和守望。
 (1)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们为什么依然眷恋和守望那些老手艺
(2)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解读“也许它们(老手艺)成了现代文明的弃儿”的原因。
(3)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就如何保护老手艺提两条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