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陕西蓝田县近年来积极挖掘本地传统乡约家训中修身、立业、齐家、交友等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围绕“品行端正不违法、勤俭持家借物力、邻里互帮不生非、崇文尚德重教育”等内容,对千年以前由“蓝田四吕”兄弟制订、我国第一部成文的村规民约《吕氏乡约》进行重新修订并形成了《蓝田新乡约》。这表明
①传统的乡约家训促进着人的全面发展        ②要批判继承传统乡约家训并推陈出新
③乡约家训主导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要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中树新风、立正气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0-10-09更新 | 103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豫南九校2018届高三10月高考预测联考金卷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2 . 作为神话故事和传统动画电影中有知名度的人物,哪吒向来以少年英雄的形象示人,而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魔童哪吒”一反常态,长着鲨鱼齿、神情叛逆;特效密集的对打场景,30秒一镜到底的镜头运用,以及如梦如幻的山河社稷图、太乙真人的神奇毛笔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为讲好中国故事增添了色彩。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启示我们(       
①现代科技手段利于传统文化的更好传承       ②合理想象和虚构是文艺创作的基本要求
③对待中华传统文化要敢于批判、推陈出新       ④文化创新就要努力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清肺排毒汤是基于中医经典方剂的创造性组合,包括传统的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性味平和,作为一种通用方剂,适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新冠肺炎,具有速效、高效、安全的特点,在治疗新冠肺炎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说明(       
①全面继承传统方剂是进行中药创新的必然要求
②文化创新是在对传统文化继承的基础上的发展
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中药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④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传统意义上,秋分既是秋收冬藏的终点,又是春耕夏种的起点。我国决定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让节日汇聚人民对那座山、那片水、那块田的情感寄托。国家设立农民丰收节的意义在于
①树立鲜明的文化符号,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明②促进农耕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扩大农耕文化的影响力
③促进文化创新,推动故民成为文化创造的主体④以节为媒,让人们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金庸的武侠小说底色是传统文化,精神龙骨则是儒家理论。他笔下形形色色的侠客基本恪守仁义、忠孝、志勇等品质,其作品表现出的向死而生的家国情怀曾触动几亿人的心。他的小说正版发行已经超过5亿册,被影视圈数次翻拍。金庸作品的成功是因为:
①其创作来源于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②其渗透着唐宋诗词等中国文化的底蕴,展示着中华文化的魅力
③其作品中的家国情怀激发读者的爱国主义情结,引导人们向美向善
④大众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是文化传播的前提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6 . 苏州90后小伙陈柯宇作词作曲的歌曲《生僻字》在抖音上点赞已经超过250万,留言接近8万条,相关视频在微博上的点击量已突破400万。《生僻字》走红网络
①表明了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与深度
②体现了现代传媒的运用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③开创了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新局面、新方向
④说明了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的传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国风美少年》是爱奇艺重磅打造的中国首档国风文化唱演秀,针对当下广大年轻受众对传统文化了解甚少的现状,用偶像的力量,为传统文化发声,打造中国自己的国风偶像,让国潮回归。“少年因国风而美,国风因少年而新”,《国风美少年》通过年轻人热衷喜爱的方式,呈现和传承国风音乐,将国风文化推至新高潮。该节目的成功
①可以为流行文化朝着更有底蕴的方向升华提供借鉴
②印证了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不竭动力
③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
④说明融入现代元素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5-26更新 | 627次组卷 | 7卷引用:2019年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文综政治试题
8 . 2018年11月5日至6日,上海民族乐团原创新作《共同家园》在上海大剧院上演。本次音乐会依托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创新性地将海派民乐与五大洲多种代表性音乐有机融合,展现了人类历史变迁和文明的发展交融。这告诉我们
①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
②文化借鉴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③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④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清明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人特有的悄感寄托,也是民族文明的一种传承方式。清明节礼敬祖先、慎终追远和亲近自然、珍惜生命的节俗主题在中国传承千年,至今不辍。随着当今时代变化,出现了鲜花祭扫、网上缅怀等寄托思念的的多种方式。对清明节习俗作适应性的调整与更新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清明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取决于同互联网等科技的融合
②善于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推动传统清明文化创造性转化
③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要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
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2019-05-22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南省开封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10 . 《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播出后圈粉无数。节目以习总书记在重要讲话、文章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动的深入开展,在诠释传统经典中解读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思想。这表明
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思想价值
②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源自于传统文化
③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
④把握时代的脉搏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4-22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南省六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