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当今中国已经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需要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更好地了解世界。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催生了如短视频、直播业等的发展,捧红了各类网红。而这众多达人中,李子柒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从酿酒、熬红糖、做糕点,到造纸、蜀绣、制墨、做竹子家具……她的视频把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在社交媒体呈现出来,不仅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一系列的创新,更具有打动人心、引起情感共鸣的力量,充满了对大自然的向往、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对祖孙亲情的动容,光影之间,流动着烟火气和田园风,成为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一个窗口。在某海外社交平台上,她的视频订阅者高达746万,李子柒获评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度文化传播人物奖”。央视这样评价李子柒: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故事,讲好了中国文化。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李子柒是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
2021-02-1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2 .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人生自有诗意,时代、人民召唤新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有责任写出中华民族新史诗”,焕发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


简要回答: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之间是什么关系?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一座蕴含传统文化的古村落都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寄托着先人天人合一、耕读传家的美好愿望。如今古村落在快速消失,依附于其上的文化也在迅速瓦解。有人对此“痛心疾首”,感叹“依依墟里烟”、老牛耕作的景象不再;也有人认为人类从农业文明步入工业文明再到现代的信息社会,原有的粗放农业生产方式必然被淘汰,村落作为村民居住的载体也会自己消失,对待传统村落文化应该顺势而动,最好还是让村民选择他们的居住地、选择他们的生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相关知识回答,应如何对待传统村落文化?

4 . 新型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许多村庄将逐渐消失,不少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随之消亡。一些地方以推进城镇化为名,拆除有价值的传统建筑。有专家警示,这样做是没有文化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继承的有关知识,说明专家警示的合理性。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提出两点建议。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折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

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2012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

(注: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


(1)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运用所学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就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提出三条建议。
2020-10-11更新 | 247次组卷 | 12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延迟开学期间政治试题(一)

6 . 中国地铁史上第一批公共壁画,就在北京地铁2号线里。这些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的壁画在陪伴了乘客三十多年后,普遍出现老化、破损等状况,修缮工作将于今年年底完成。


北京地铁2号线建国门站壁画《中国天文史》局部

◎建国门站的壁画《中国天文史》展现了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壁画的创作综合考虑了环境、人文、历史等多重社会因素,同时注重与地面环境的对应,地铁站的上方就是中国古代科技的代表性建筑物---古观象台。这种地上地下文化脉络之间的联系、艺术视觉的延伸,完美地形成了一个艺术整体。

◎北京地铁未来将针对每条线路、每个区域或站点文化特点进行梳理,将文化宣传、文化服务、文化产业三者有机融合,建设高品质的乘车环境,提供智能便捷的出行服务,营造高水准的文化氛围,使厚重的文化底蕴与灵动的科技手段相融合,将北京地铁打造成为具有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流动的博物馆、文明的暖客厅”。利用文物展示、多媒体互动等形式,把文物展览和地铁联系起来,向公众提供博物馆文化服务。“以客为尊”,树立“暖客厅”服务品牌,让乘客舒心、动心,将北京地铁文化内涵提炼成有形或无形的特色文化产品,更充分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对北京地铁打造“流动的博物馆、文明的暖客厅”的思考。
2020-06-16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五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7 . 中央电视总台创作的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一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播出后,引发全社会热情点赞,好评如潮。

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精心设计“原声微视频“思想解读““经典释义““现场访谈““互动问答”“经典诵读“六个环节,以生动的形式、易懂的表达,为“高大上”的精神赋予接地气的载体,推动了先进思想的广泛传播。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平“语“近人》引发全社会热情点赞的原因。
2020-05-2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选择性)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广大乡村,历朝历代的村民们以“村规民约”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并以同样的标准评判乡邻的行为。新中国成立后,在乡村传统习俗的改革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入新社会的新精神,逐渐形成了以“村规民约”为规范的新习俗。而当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互联网+”,网络传播对文化发展来说,比以往每一次传播手段更新,在更大的程度上推动了文化发展。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回答:怎样认识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是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节目从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节目分为《一枝一叶总关情》《治国有常民为本》《国无德不兴》《国之本在家》《报得三春晖》《只留清气满乾坤》《绝知此事要躬行》《腹有诗书气自华》《恶竹应须斩万竿》《天下之治在人才》《咬定青山不放松》《天下为公行大道》12集,由“原声微视频”、“思想解读”、“经典释义”、“现场访谈”、“互动问答”、“经典诵读”六个环节构成。在大众文化讲坛上,严肃的治国理政思想和传统的中华文化精髓同频共振,领袖人物的人文情怀和普罗大众的价值追求同声相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这个舞台上展现得淋离尽致。这是新时代电视文化节目的探索与创新。传统文化节目也可以轻快活泼,内容与形式未必是鱼和熊掌不可得兼。从《中国诗词大会》到《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这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里,是听得见的文化自信。重温历史经典、感受时代魅力,弘扬传统文化、躬身社会实践,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必会成为美好中国的壮阔画卷。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让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有魅力。
(2)湖南省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请就如何创造湖南文化新辉煌写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2020-04-2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10 . 现代绘画大师齐白石中年变画法,开始学习吴昌硕的大写意画法,他大胆地吸收民间绘画的稚朴情趣和单纯火爆的色彩,使其画风更加热烈活波。这种适合大众口味、顺应时代变化、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艺术风格,奠定了他在绘画领域的重要地位。


请简要回答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之间是什么关系?
2020-04-0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学科教学状况抽测政治试题(理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