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大电影的屡获好评,到早先推出网络购票的崭新模式,近年来,步入信息化时代的故宫博物院动作不断,利用最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设备,在虚拟的时空中建立起一座和紫禁城同样辉煌的“数字故宫”。在运营方式上,故宫十分重视对青年心态和时代特征的把握,任用了一批极具专业水准,富有文化情怀和责任感的年轻人负责新媒体的运营。既确保了发布内容的准确性和专业度,又找到了内容传播和内涵传递的最佳平衡点。在运营理念上,故宫深入挖掘和把握文物藏品跟当代生活的联系,唤起更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博物馆走近公众,让文化传统重焕生机,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协调对接。

现在故宫工作的青年团队,正在架设面向青少年的网站,拉近文化传统与少年儿童之间的距离,而故宫的老专家、老师傅们,也探讨着怎样用“表情包”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传统文化。文化传承要更具“年轻态”,就是要在坚守文化底色的同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在创新与融合中发现广阔的发展蓝海,为文化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1)故宫以其极具“年轻态”的运营理念和运营方式为我们展现了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标准样式。试结合材料与文化创新有关内容,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2)请运用所学知识,为学校如何进行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提几条建议。
2 .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举世瞩目,成为了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凭借这一发现,屠呦呦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中医典籍记载青蒿可治疗疟疾,但用传统的水煎熬煮中药之法得到盼青蒿提取物抗疟效果并不理想。屠呦呦从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得到灵感,首次采用乙醚为溶剂进行低温提取,制备出了具有明显抗疟效果的青蒿提取物。
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相关知识,说明应该如何对待传统中医药。
3 .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刻的传统文化渊源,它深深地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体现中国最深厚的软实力。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思想是中华“和合”文化的结合;是儒家思想精髓的集中体现;是“睦仁善邻”的“共生、共处”思想的典范,是弘扬传统文化、走和平崛起道路的伟大实践。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文化的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请简要回答: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是怎样的?
4 . 材料一 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每周1课时。
材料二   勤俭节约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据调查,我国每年有2 000多亿元的餐桌浪费,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1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还有1/乙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这种“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1)请运用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知识,分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的合理性。
(2)请你结合材料二,针对“舌尖上的浪费”这一问题设计两条标语,
2017-11-0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临洮县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汉景帝第三子刘德非常喜好儒学,但当时儒学还未成为正统,经过秦末的战争,典籍留存很少,读书人也是凤毛麟角,想恢复儒学谈何容易?刘德应时而起,将其毕生精力投入到了对中国文化古籍的收集与整理之中。他不畏劳苦,身体力行,足迹遍布洛阳、山东、河北等地,从民间所得之书有《诗》《左传》《周官》《礼记》等,多达几十种。他亲自参与了古籍的整理工作,重用名儒,广招学士,对所得之书进行研究、整理;刘德整理古籍的态度极为严谨,对残缺不全、字异文非和不同版本的古籍,必组织群儒进行研讨辨析、勘误订正、精心校理后,才整理成册。经过艰苦的校勘工作,刘德整理出诸如《诗》《书》等大批正本古籍,数量上超过了当时国家藏书,对后来西汉治国理政主导思想的确立产生重大影响。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 . 某校高二年级校本课程“依托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这一课题展开研讨,请你结合相关材料,展开研究性学习活动。
【破题——弘扬传统】
对于如何打造文化强国,一些人认为,我们应推行照搬西方发展模式一一“打造影视强国,建立动漫大国”等发展策略。对此,匡野认为:西方的成功经验可以学习借鉴,但不能照搬。我国完全可以扬长避短,在借鉴他人所长的同时,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大力开发与深度挖掘,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与其他文化强国分庭抗礼。
(1)在当前,我国应如何开发和深挖传统文化资源?          
【共鸣——培育精神】
某学者认为,文化强国的价值资源还要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和培育一种精神,并进行富有时代精神的创造性阐释。倡导“和而不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的观念;形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思想;追求“不畏强御”“勇者不惧”的精神境界;形成“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人格追求,等等。
(2)请阐释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3)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这一精神?
2017-05-2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段考政治(理)试题
7 . 材料一   《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让大家重温经典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代就有5万多首诗、2000多个诗人,这是其他国家与我们无法比拟的。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淘洗,承续至今的古诗文,都是古代先哲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目前,《中国诗词大会》已带动全民重温曾经学过的古诗词的热潮,特别是在我国中小学校,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新古诗文的教育教学形式,如开设传统文化社团,举办“品味经典 诵读经典”、“古诗朗诵”, 将古诗文嵌入学校宣传栏、文化走廊等方式让孩子通过感受古诗文的魅力,激发学生身上的“诗性”,让古诗文重新焕发时代魅力。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让古诗文重新焕发时代魅力。
材料二   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搞好“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和沿线国家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古代中国许多物质文化和发明创造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后,对促进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近代西方天文学、数学和医学等知识,也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这两条通道所展现的开放、包容的文化交流心态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
我们要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丝绸之路”这一具有广泛亲和力和深刻感召力的文化符号,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使沿线各国都可以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构想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创造出了形态不同、风格各异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密切,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建设“一带一路”,是我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谈谈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如何对待文化交流。
2017-04-08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治国理政、管权治吏思想,有丰富的礼法相依、崇德重礼、正心修身的历史智慧。中华传统文化是责任文化,讲究德治礼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文明的DNA,为国尽忠、在家尽孝,天经地义。我们要尊重自己的历史文化,把握文化根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守和弘扬优秀传统,发挥礼序家规、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文化营养。

结合材料,从“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关系”的角度,谈谈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应如何坚守和弘扬优秀传统。

10 . 材料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到年终岁末,人们都张罗着过年:吃团圆饭,放鞭炮……这勾起人们多少美好的记忆。而如今,年味儿却越来越淡:本是举家团圆的日子,却有人外出旅游;本想放鞭炮除旧迎新,有关部门却颁布了“禁放令”。为弘扬春节文化,各级政府采取以下措施: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把除夕纳入春节假期,改春节禁放烟花爆竹为限放;加大对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的投入,并向市民提供免费的基本服务;注重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人才的培养,举办春节联欢晚会、猜灯谜、闹元宵等活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如何看待年味变淡这一现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