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3月29日,湖北省公布了首批革命文物目录,包括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018处、可移动革命文物2810件(套)。这是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的意见》的具体行动。这些革命文物是红色历史的重要见证,是湖北省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让革命文物走进大众生活,惠及更多民众,与时代相融合,真正让革命文物“活”起来,才更加有价值和活力。为此,湖北发挥高校资源优势,联合党史文献研究部门,充分研究与挖掘革命文物价值,尽可能重现革命文物背后的革命故事、英雄故事;利用3D、悬浮、幻影成像、人机互动等技术,把沉甸甸的革命历史转化成有互动易感受的场景,拉近与革命文物的距离,让观众“秒回”那段革命岁月;通过开发革命文物IP,推出影视剧、网上展览馆、革命文物主题游等活动,让更多红色元素进入人们的生活;把瞻仰革命文物、聆听革命事迹、重温红色书信等内容打造成一掌生动的党史课,以历史关照现实,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党史观,感悟信仰力量、使命担当,转化为工作动力,切实为民办实事,为事业发展开新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湖北省是如何让革命文物真正“活起来”的。
2021-08-1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继《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清明时节奇妙游》之后,河南卫视播出的特别节目《端午奇妙游火爆全网,再次凭借中国传统节日的节目创意而刷屏。

该节目创新采用了“网剧+网综”的形式,以四位唐小妹的视角,拉出4条交错的故事线,讲述《唐宫夜宴》前传故事。其中,惊艳演绎水下飞天的舞蹈《祈》,精彩再现了曹植名篇《洛神赋》,让不少并不喜欢舞蹈的观众直呼“爱了”,更有网友惊叹“我是看到神仙了吗?”《唐宫夜实》和《洛神水赋》背后所依托的,是我国千年来深厚的文化底蕴;创作者们用现代化的技术和崭新的展现手法去唤醒传统文化沉睡的魅力,置身于观众的角度去思考什么样的节目好看,才能一次又一次地“圈粉”《端午奇炒游》导演陈佳说道:“节目在8地取景,7个组跟拍,团队扎根于河南深厚的文化,结合了端午的传统习俗再进行创作,出圈是文化自信的魅力。”人民日报点评道:节目用心,观众自然走心。“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守住初心,持续出新,才有不断“出圈”的精品,才有沛然不可遏抑的文化自信。


《唐宫夜宴》等系列节目为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3 . 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呼唤着国际社会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而中国,始终是引领者。中华文明蕴含着人与自然同生共荣的生态智慧,能为当下的环境治理提供理性指导和现实借鉴。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序卦》顺天时,量地利。

《齐民要术》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

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国际社会要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目标和原则,努力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人类必将能够应对好全球气候环境挑战,把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留给子孙后代。

--2021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讲话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述中华文明中的生态智慧蕴含的时代价值。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际社会应如何聚力共建美丽世界?
2021-07-16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试题
4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年625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各地群众赛龙舟、包粽子、赏民俗,通过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欢度佳节。

端午节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相传是为了纪念受国诗人屈原而立。一千多年来,包粽子、赛龙舟等庆祝活动已深入人们的生活。一家人围绕饭桌,包包粽子,彼此间传递了亲情。举办龙舟大赛,磨练了人的意志。开展纪念屈原活动,让人们时刻感知到屈原的心忧家国、情牵百姓、清正高洁的人格魅力和思想精髓。

端午节期间通过各种传统民俗活动展演,既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弘扬家国情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各地举行端午节庆祝活动的文化价值。
2021-06-1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名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5 . 国家强,则文化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国文化繁荣昌盛。

北京中轴线向世界展示着其独特魅力。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

在北京中轴线上,汇聚着城市中最具价值的众多代表性建筑,以故宫、天坛为代表的古代建筑,以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代表的现代建筑,以景山、北海为代表的皇家园林,以及以大栅栏和鲜鱼口、什刹海和南北锣鼓巷为代表的传统民居街巷。从古代到近代再到当代,建筑、园林、街区的风格之多样、类型之丰富、形制之规整、建造之精湛、规模之宏大,在空间上体现出音乐般的节奏,使北京中轴线成为展现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建筑和当代建筑的艺术轴线。

“北京中轴线不仅是历史的遗存,更是当代生活的场景,它是活态的遗产,是人在延续其价值的遗产。”中轴线在今天仍然和现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它的文化价值以及思想原则通过当代城市规划建设得到延续,推动解决广大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北京全面开启了一条从保护建筑到留住文明、从找寻文化到提炼价值的新道路


(1)结合材料,谈谈北京中轴线作为历史遗存和活态遗产的文化价值。
(2)保护传承文化遗产,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请你就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出至少三点具体建议。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孔子的诞生地济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沁润无处不在。

近几年来,济宁市累计评选出各类道德模范、济宁好人等先进典型800余人,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市民心中树起时代标杆。在孔子博物馆,社教体验、网络直播、志愿讲解等运营新模式给儒家文化带来充满朝气的时代面孔,继立体、三维“网上展示馆藏文物”后,如今又推出多项数字化展览平台,各种人才、技术、超前的运作理念等资源要素也快速汇集。搭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交流平台,促进世界多元文明交流互鉴,教育部和山东省政府在曲阜尼山揭牌成立了“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成为与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孔子文化节、世界儒学大会等重大文化活动齐名的国际儒学研究交流平台。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济宁市在传承中华优秀统文化中的成功做法。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遗产曾有辉煌的过去,也应该有闪光的现在,并且还应充满生机地走向未来。透过一块屏幕,在北京“寻访千年运河”,去广东“穿越古今、漫游岭南”,到甘肃“一眼千年、云游莫高”……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庆祝这个日子,各地纷纷推出线上活动,让观众在云端就能了解和体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是历史的丰碑,是珍贵的记忆。放眼神州大地,人文胜迹总是满载历史,一墙一瓦都是文化,山水之中皆有故事。我们理应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最好的保护是成为日常所需。历史文化的滋养,既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历史回眸之中,也在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日常生活之中。当博物馆“打卡”日益成为公众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当故宫开发的文创产品频频卖断货,当陕西剪纸、遂昌龙粽等非遗伴手礼受到顾客青睐,“活起来”的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有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文化遗产曾有辉煌的过去,也应该有闪光的现在,并且还应充满生机地走向未来。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让它们亲民而不再“高冷”,有趣但不失厚重,这恐怕是擦亮文化瑰宝的必经之路。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场疫情,让中国人迅速养成了戴口罩的习惯,如今也正在改变我们关于吃饭的风俗习惯。

共食还是分餐?这是一个问题。有人觉得,中国人天性爱热闹,围桌共食是中国上千年的传统习俗,我们中国人向来重视家庭,讲究亲情,一家老少围桌而坐,举箸共食,边吃边聊,其乐融融。也有人认为,共食是一种不合时宜的生活方式,已经被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所放弃;分餐确实能够降低(不能完全避免)某些疾病的传播风险,是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标配。

但人们习惯的共食与分餐制并不绝对矛盾,我们可以用分餐和使用公筷公勺的方式来共食。公共餐具的使用是一种两全其美的策略,这种技术上的选择既保留了以共食的形式建构出参与者“共同体认同感”的饮食文化功能,又能避免个体之间的交叉传染。


“公共餐具的使用是一种两全其美的策略”,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向前的旗帜,是凝聚亿万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正能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梦,承载着中国民主、富强、公正、和谐、自由的最基本价值观,承载着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让梦想照耀中国,闪亮世界。

材料二   某校高三学生积极开展了“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的主题系列活动,有主题班会、歌咏比赛、办板报、发微博,对外国友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社区做志愿者服务等,表达爱国热情,用实际行动推动梦想的实现。


(1)从民族精神的角度看,我们为什么要重视中国梦?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影响与文化传承的角度,分析该校学生开展主题系列活动的文化生活依据。
2021-04-2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