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特定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党报、党刊、党台、党网等主流媒体要加强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发展各种互动式、服务式、体验式新闻信息服务,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需要(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②创新传播手段,提升各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
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④发挥大众传媒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021-05-20更新 | 194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实验高级中学(新洋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因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特点,微博、微信等被称为“自媒体”“ 公民媒体”。基于这一平台,一些通俗的“乡村诗歌”“打工小说”等来自泥土、流水线上的草根作品,有机会走向更多大众。这说明(   
A.旧传媒在文化传播中不再发生作用
B.新传媒手段具有更强大的共享功能
C.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重要途径
D.新传媒具有创造多种风格文化功能
2020-10-16更新 | 225次组卷 | 53卷引用: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3 .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突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改革传统教育。这是因为
A.传统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B.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特定功能
C.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D.传统文化是文化建设中心环节

4 . “共餐共食”的饮食行为容易增加感染、传播细菌和病毒的风险是很多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据统计,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前列,其中唾液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而“分餐制”能够更好地规避这类风险。早在非典期间,“分餐制”就曾被广泛采用过但没能长期坚持下来。“分餐制”之所以没有成为常态,受多种因素影响。一方面,人们长久形成的饮食文化和餐饮习惯一时难以改变。另一方面,分餐会增加企业的成本投入。因此,要让“分餐制”具有长久生命力,就得多方合力来破解难题。

近日,江苏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绿色产业发展的意见,意见特别提出大力推广绿色消费理念,完善促进绿色消费的政策体系。倡导小份餐饮、自主餐饮和分餐制等节俭用餐服务。当然,培养新的公共用餐行为习惯,绝非一日之功,只有坚持不懈、日积月累,才能让分餐进食的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成为社会文明新风尚。



请结合材料,探究以下问题:
(1)请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我省出台的相关意见对有效破解上述难题的积极作用。
(2)有人认为,新饮食文化的形成需要破除传统的餐饮习惯。请运用唯物辩证法最恰当的知识对此作简要评析。
(3)请你以“如何打造健康文明的新食尚”为主题,准备一份演讲稿。
要求:①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
⑨综合运用《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加以阐述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150字左右。
2020-07-3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澳门回归20周年之际,何鸿燊决定将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给国家文物局。在抢救流失文物的实践中,港澳爱国同胞始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马首铜像的回归(       
①体现了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②接续了中华民族的辉煌记忆
③要求社会各方捐赠流失文物                 ④发挥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11高二上·江西·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我国,儒家思想流传几千年,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广泛影响与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密切相关。这是因为
①教育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④儒家思想是重要的教育思想
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2020-01-02更新 | 81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滨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国高度重视教育,是因为教育
A.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B.日益显示出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C.是我国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和制高点
D.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8 . 农村小学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所小学,成了小村文化中心、文明源头,撬动了产业结构调整,甚至成为资源调配的纽带。学生带动家长,绿化了小村,推广药材种植形成了特色产业;硬化了通向小学的泥泞土路;组织了村里的‘喙晚'’;让悲观的残疾人来教孩子们唱欢乐的歌……让乡村学校联结成覆盖中国乡村的文明之网,隐藏在山河深处的中国梦,便更有可能走向灿烂辉煊。这是因为
①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发展总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雄厚的技术支撑
③教育的发展对提高劳动者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④一定的文化是对一定经济的最集中反映和直接表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等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各领域。其原因是
①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
10 . 近年来,昆曲进校园成为常态,“北京人学昆曲传承计划”通过昆曲名家讲座、表演工作坊、折子戏文本细读和示范演出等全新的课程形式,向学生近距离、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示“昆曲之美”。此举是基于()
A.人们对传统戏曲的迫切需求
B.传统文化时代内涵日益丰富
C.学校是传播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D.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特定功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