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1 . “红巷爷爷”是活跃在武汉市中华路社区的一群“网红爷爷”。他们用打油诗向百姓讲述时代巨变,用“红色星干线”志愿服务解说向游客讲述红色故事,用多种艺术形式向群众唱响好声音。“红巷爷爷”的义举(     
①体现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②运用了大众传媒在创造文化方面的功能
③契合了当今时代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④丰富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2-1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20-21高二上·四川南充·期末
2 . 2020年12月26日,第四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征集展播活动评选结果日前揭晓。《人民至上》《为了谁》《战疫防线》等134部微电影入选优秀作品。此次揭晓的优秀作品,主题鲜明突出、感情充沛真挚,着力反映日常生活中的凡人善举,充满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文艺作品需要传递一个国家的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
B.优秀的文化作品归根到底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再现
C.人民的生产生活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极为肥沃的土壤
D.优秀文艺作品创作要融入时代元素,彰显时代特色
2021-01-26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山东专用】必修3: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精测)
3 .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是由中宣部组织建设,立足全党、面向全社会的科学理论学习阵地和思想文化聚合平台,它由PC端、手机APP端两大终端组成。海量、免费的图文和音视频资源,让"学习强国"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权威、最全面的信息平台,可以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随时进行学习。这说明(       
①文化创新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
②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③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④文化传播载体的创新改变了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1-25更新 | 16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21-22高三上·云南昆明·阶段练习
4 . 2020年国庆大片《我和我的家乡》通过平民视角、“小人物+大时代”的创作方式,打造了最符合当下中国市场的类型化商业献礼片,深受广大观众欢迎。这给文艺工作者的启示是文艺创作(       
①坚定文化自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满足人民大众的文化需求的文艺作品才有看点和卖点
③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文化创新,民族文化才有生命力
④立足于绝大多数人们的文化需求,文艺作品才有竞争力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1-01-25更新 | 22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山东卷变式训练文化篇
5 . 第27届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2020·秋季)(有“中国电剧风向标”的称号)的胜利召开给影视行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而其所呈现出的趋势更是为影视行业指明了方向:做精品影视,不负时代使命。不负时代使命的精品影视(       
①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②其内容和形式根源于艺术家的想象
③要立足人民的需要,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
④需要融通不同资源以实现综合创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文学大家叶圣陶先生在谈创作体验时曾提到:写文章就是生活本身,车间码头工人、乡野田亩农人都能写文章,因为他们各有各的生活。文章若是溪流,生活则是泉源,泉源丰盈,溪水长流。叶氏后人延续先生家学文脉,在文学创作中保持质朴文风。这启迪人们(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的根本途径,文学创作要如实地反映社会生活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坚持文学创作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③文艺工作者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敬业
④文艺工作者要发现和思考生活中的真善美,让作品绽放生活的光芒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1-04更新 | 10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第二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7 .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典既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又借鉴了国外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更适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需求。这说明(       
①推动文化发展需要批判性地继承传统文化
②文化发展应立足于人民实践中形成的智慧
③吸收外来文化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不同民族的文化能够实现相互交流与交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1-26更新 | 399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8 . 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就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推出更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因为(       )
①为人民群众服务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
②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
③文化创新和发展的立足点是回答时代问题
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0-11-24更新 | 252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邹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期中试题
9 . 《创业史》是柳青创作的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史诗式巨著,它生动描绘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风起云涌的时代风貌,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中国当代文学史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创业史》自出版以来,广受读者欢迎。这一经典文化作品能够流传后世是因为(       
①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展现
②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
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的文化作品具有恒久的魅力
④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1-20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莱州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就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推出更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艺发展之所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因为(       
①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的创作源泉
②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④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0-11-20更新 | 8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莱州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