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从《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国风好戏”,到博物馆文创、周边成为爆款,再到中华传统服饰成为时尚风潮……近年来,以国风之名进行的各类文化演绎蔚为大观。

最是文化韵流长。无论东方审美的意境、均衡细致的和谐,还是为人处世的哲学、细致贴心的情韵,都能在国风中找到答案。生活在“Z世代”的年轻人主动拥抱探索传统文化,溢满“中国味”的道具、皮肤、界面风格的游戏,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演绎的京剧、黄梅戏等传统戏剧,被做成了表情包的三星堆文物……呈现传统文化之形,更寄托着传统文化之魂,深深地打动着年轻人。不少年轻人不仅热爱品味国风,还用自己的才华和特长,用技术赋能文化表达,让国风古韵在今天重焕新生,借助新兴传播渠道的力量传承推广国风。

国风之魅力不在“风”而在“国”,文化是国风的内功,只停留在表演层面的国风只能是伪国风,要用新时代的创意展现瑰丽多彩的中华文化,让唐风宋韵浩荡汇聚破壁成风。


有人认为“国风文艺扎根传统文化之中就能破壁成功”。请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知识加以评析。
2 . 某地积极探索乡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科学规划,注重村庄形态设计,加强历史遗迹、特色景观和民俗文化村庄保护,打造“旅游+”“生态+”等模式激活老旧村庄。

◇重拾“祖辈叮咛”、梳理遗失家风。在“书香一缕传家风”家庭共读共演活动上,一首声情并茂的《关山月》,把戍边将士远离家乡的思乡之情演绎得淋漓尽致……一个个动人的书香故事传遍乡村每个角落。

◇村党组织立足乡村生活实际,聚焦婚丧陋习、邻里纠纷等问题,把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弘扬孝道、尊老爱幼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提炼该地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治理经验。
2021-03-26更新 | 3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政治试题
3 .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成为中国政治舞台的重要内容,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反腐纪录片《永远在路上》《打铁还需自身硬》就备受评,今年反腐剧《人民的名义》一亮相,便获得收视率和口碑的“双丰收”。
该剧创作者敏锐地捕捉到时代的脉搏和人民心声,取材于反腐腐败斗争的生动实践。通过直面中国官场的矛盾冲突,揭示不良政治生态,引发了人们对政治生态、社会风气以及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集中全释了一个朴素的道理:“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该剧以正剧的姿态为影视界注入正能量的同时,也为反腐工作提供了活教材,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了精神动力。《人民日报》高度赞扬该剧是“一部反腐高压下中国政治和官场生态的长幅画卷”。
(1)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人民的名义》热播对我国当前文化创作的启示。
(2)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人民的名义》能够“双丰收”的原因。如果你参与编剧,请你为党员干部写一条拒腐、反腐警示语,并指出哲学依据。
2017-07-03更新 | 2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