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具体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偶像文化如火箭般蹿起,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让当时的中学生武亦姝刷爆了朋友圈,同时也引发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捧。浙江卫视《少年国学派》中的李国仕,让观众看到了“活”起来的国学,向人们展示了少年可期。

2020年7月2日,人民网刊发《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选秀偶像和选秀节目》一文,该文指出:

从2004年首届《超级女声》开播算起,中国的偶像选秀已走过十七年路程。从早些年的短信投票到现如今的直播打榜,“粉丝”的热情从未衰减,在偶像“诞生”过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大众偶像到“圈层”偶像,偶像的定义不断演变,对“粉丝”的影响也越发深远。

专业人士提出,选秀节目大热,说明国内在此类节目制作、运营以及优势运用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体系,呈现较快的发展速度与迭代速度,这无疑是令人欣喜的,但一些节目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透明、不公平,这也是此类节目必须要破除的顽疾。当前一些选秀节目在适应中国受众市场、培育中国年轻人喜爱的偶像等方面本土化做得相对较好,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近年来“火爆”的偶像选秀活动,不论是《偶像练习生》《“春有你》还是《创造101》,都或多或少借鉴了日韩等国家的“练习生”出道模式。尽管这些选秀节目以精良的制作、时尚的舞美和对选手人设的包装吸引了大批“粉丝”,但说到底都是“舶来品”。国内的选秀节目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偶像选秀行业发展到今天不得不认真思考的一道必答题。


(1)材料并运用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的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偶像选秀节目的认识。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偶像选秀行业应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3)你认为青少年的偶像应该具备哪些品质,请你写出其中的两点。
2021-06-19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2 .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改编自神话故事《封神演义》,讲述了哪吒虽“生而为魔”却“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成长经历的故事。

《哪吒》的成功之处,很大程度就在于它能够从传统的资源中找到创新点,既保持了原著的韵味,又能够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色。这一改编抓住当下的社会现实以及观众的接受心理,既有效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又能够成功实现对古典神话的现代化书写。该片运用旧题材演绎新故事,融入新的价值观和好莱坞经典的故事表现手法,把哪吒闹海的故事进行了打碎重构,显出现代性对于电影的适用价值,更加贴合当前社会的审美取向,赢得观众。


结合材料,从文化创新途径的角度看,你认为该影片是如何赢得观众的?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发表重要讲话:“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主席向钟南山院士颁授“共和国勋章”和向张伯礼院士颁授“国家荣誉称号奖章”。共和国勋章是国家最高荣誉,对钟南山院士来说,是实至名归的荣誉;钟南山“敢医敢言,勇于担当”,提出的防控策略和防治措施挽救了无数生命,他是国之脊梁;在新冠疫情危急时刻,在医学方面钟南山成为人民心中的定海神针,幸得有你,山河无恙。张伯礼院士主持研究制定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案,指导中医药全过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取得显著成效,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截止2020年9月底,我国是全球新冠患病率、病死率最低的国家,这与钟南山院士和张伯礼院士等的杰出贡献息息相关。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认真听取科学家对“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一个时期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的意见和建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在临床救治、疫苗研发、物质保障、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夜以继日攻关,为疫情防控斗争提供了科技支撑。全国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家精神,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知识,谈谈你对“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的理解。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分析说明怎样进行科技创新。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为青年学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中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金庸出身书香门第,又接受过西方教育,接触过大量中西方文学作品。其作品既吸取了西方通俗小说的技巧和构思,又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底蕴;在摒弃了中国传统小说线索纷杂,情节跳跃缺点的同时,又处处彰显中国文化的智慧;所以其作品在众多的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金庸做过电影编剧,他的小说极具画面感,易于改编成影视形式,又进一步扩大了传播范围,作为资深媒体从业人士和政治活动家,金庸关注国家和香港的发展,让他的作品视野开阔,极具有家国情怀,在海外引发华人强烈共鸣。有着“有华人处,就有金庸小说”的美誉。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金庸小说成功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知识,说明怎样看待金庸小说的特点。
(3)请从作品社会价值的角度,为当今有志从事文学创作的同学们提两条建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8月4日,第四届豫剧节在郑州河南艺术中心拉开大幕,与前三届不同,本届在豫京两地展演,其中北京演出25场,郑州演出5场,两地戏迷都可以享受到这次戏曲文化盛宴。豫剧历史悠久,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但随着多元媒体的发展和人们文化艺术需求的多样化,豫剧格式化表演、难懂的行腔归韵,越来越不适应当代人的审美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观众迅速改变的口味,古老的豫剧,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改革。豫剧工作者们将豫剧引入市场机制,把传统戏曲艺术和现代媒体相结合;在继承豫剧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融合其他艺术门类优秀艺术元素,大胆探索创新;立足群众,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群众生活积累艺术素材,通过多种形式调动群众参与创作和表演。从舞台布景到唱腔舞功,引入西方蒙太奇表现手法,引入西方乐器,将抽象化的舞台表现形象化,将传统戏曲的个人讲故事模式转变为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等等。豫剧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豫剧迎来了“又一个春天”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