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尽管春节习俗的内容和方式不断发生变化,但其所承载的“团圆和谐、亲情友爱”“辞旧迎新、憧憬未来”等文化内涵,具有超族群、超信仰、超国界的价值共享性。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是因为(     
①不同文化交流交融是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的必然要求
②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春节文化蕴含着全人类共同价值
③中国人民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促进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④中华文化的兼收并蓄加深了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品唐代镶金兽首玛瑙杯(如图所示),其造型源于古希腊一种叫“来通”的酒具“来通”曾广泛流行于中亚、西亚地区,沿着丝绸之路不断东传进入中国据推测,唐朝贵族使用此器具饮酒,以模仿西域新奇的宴饮方式这件文物展现出(     

①中华文明具备多元一体和“向内凝聚”的统一性
②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有开放的姿态和包容的胸怀
③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受外来文化的深刻影响
④文化交流使不同文明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碰撞汇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习近平指出,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今日之中国,虽然已经实现了从贫穷到温饱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自找苦吃”的精神品质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精神血脉,并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展示出全新的时代内涵。“自找苦吃”的精神(     
①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
②是新时代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
③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魂聚力
④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目前所知“中国”二字最早见于西周早期青铜酒器何尊的铭文“宅兹中国”, 意为在天下的中央地区建都。 甲骨文中“中”字代表一面旗帜迎风飘扬在部落中央,“国”字的左半边是城邦的聚集,右边是兵器戈,意为拿起武器保卫家国。如今, “中国”所蕴含的意义从简单的地理坐标演变成一部鲜活的民族发展史。这一演变(     

①佐证了中华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强大连续性
②诠释了文化具有多样性,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呈现
③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凝聚着人民的实践智慧
④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柘荣剪纸始于唐、盛于清,随中原士庶南徙而流入,保留了中原剪纸以剪为主、以刻为辅的特点,剪纸外形随意挺劲,质朴粗犷,布局轻松写意。在后期发展中,柘荣剪纸受南方剪纸风格影响,细节处理上更显严谨、秀丽,由此形成了兼具粗犷随性之外形、细腻柔美之细节的独特艺术魅力。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     
①勇于吸收一切外来文化成果
②在交流交融中丰富和发展
③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④具有兼收并蓄的博大胸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14更新 | 293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广东专版)0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