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唐代的王维不仅是伟大的诗人,也是杰出的山水画家,苏东坡曾称赞他的画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他创作的山水画《辋川图》,笔墨清润婉约,气韵恬静淡雅,画中群山起伏,绿水环绕,树木掩映,将文学意象美和山水形式美融为一体,营造了一种含蓄朦胧、深远空邃、意出尘外的审美境界。王维的这一作品(     
A.表达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B.展示了中华文化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C.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D.体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2 . 2020年4月,英国广播公司第一次以纪录片的方式推出《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英国广播公司专门请来英国国宝级演员用英文朗诵杜甫的诗文译作,还邀请汉学家带来多重视角的专业解读,努力找寻杜甫与我们当下生活的关联,在全世界引起广泛关注。这体现了(     
①文化交流要打破种族和国界藩篱,促进东西方文化更好的交汇
②文化发展应该尊重历史发展规律,赋予其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③英国挖掘中国的诗歌文化价值,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
④中国大胆借鉴西方优秀文化成果,展现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6-07更新 | 287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2021年选择性考试模拟政治试题(二)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同时,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行进在历史正确方向之上。


一位高三女生曾因高分报考北大考古专业引发社会热议。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选择考古专业的文化价值。
2021-05-31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2021年高考最后一卷思想政治(第一模拟)
4 . 2020年12月8日,佛山桑园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900多年历史的桑园围,至今仍在发挥防洪、灌溉、排涝、水运、养殖、种植等综合水利效益围内桑基鱼塘循环农业模式,奠定了岭南水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孕育了独特的岭南水乡文化,对现代经济、文化、农业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这表明(     
①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一定社会文化的形成
②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综合性和先进性的特点
③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水利文化有包容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春节,是世界感知中国“和”文化的重要节日,而中国“和”文化推崇相互包容的社会观,契合了当前各国人民对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普遍需求。疫情当前,不少国家将春节庆祝活动转移到线上,辞旧迎新的喜庆祥和、和合美满的浓浓暖意给正在同疫情作斗争的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慰藉和希望。由此可见(     
①中国“和”文化有其特有的包容性
②“中国年”正被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所认同
③不同文明在交流借鉴融合过程中完全和合共生
④人类命运紧密相连,美好生活离不开“和”的力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4-2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政治-学科网2021年高三5月大联考(广东卷)
2021·河北·模拟预测
6 . 2020年12月,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一届执行理事会公布了2020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广东省佛山市桑园围名列其中。佛山桑园围是珠三角灌溉农业发展的里程碑,见证了珠三角地区水利发展和佛山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下列关于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独特的区域文化彰显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④梳理灌溉文明发展脉络对研究人类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03-18更新 | 14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新高考测评政治试题(第一模拟)
7 . 英国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撰稿和主持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不仅在西方受到热烈欢迎,也引起不少国内观众,特别是青年网友的热切关注。杜甫既活在历史中,也活在当下;既活在中国,也活在世界。由此可见(     
①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②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③文化的价值取决于其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3-03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2021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见图)造于明永乐年间,外形为鼎,寓意“安定”:表面为海水江崖纹,寓意“山水相依、江山永固”。其技艺及蕴含的理念成为当时瓷器文化发展的重要引领。

永乐时期青花瓷技法高超。它以胎釉精细、青花色泽浓艳、工艺独特而负盛名。随着烧造温度的提高,胎釉的釉面具有光滑、平静、细腻和莹润等特点,器物里外釉面均匀;双勾填色的图案花纹,使用小笔触,改变以往大笔涂抹的方法,使纹饰颜色深浅不一,错落有致。

永乐时期青花瓷艺术精湛。能工巧匠们将中东和西亚地区的文化元素杂糅进青花瓷器中,使其造型灵巧、清秀、端庄,线条优美飘逸、疏朗秀丽,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时代风格。海水的纹饰开始被大量地运用到瓷器中,在丝绸之路上传递着“山水相依、守望相助”的理念。

永乐时期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结合材料并运用中华文化相关知识,分析永乐时期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史上里程碑的原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琴海岸,古希腊文明跨越千年。而在亚欧大陆的另一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似”“相知”,更是“相亲”的。2000多年前,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的文明之先就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古希腊哲学和文学泰斗辈出的黄全时代,恰恰也是中国”百家争鸣”的思想进发期。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人给遥远的中国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丝绸之国”。新中国成立后,希腊船队率先冲破封锁,为中国送来宝贵物资和设备,当希腊面对经济和债务问题时,中国全心全意帮助希腊渡过过难关。

2019年5月,希腊总统访华并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高度赞赏习近平提出的世界文明观,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9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希腊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一致同意,巩固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促进文明对话,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东西方文明古国的智慧、中希两国坚持交流互鉴,向全世界展示了伟大古老文明的和合之美。中希关系的发展彰显了文明古国在现代社会互利合作的勃勃生机: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中希两国加强互利合作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
(2)请为"国之文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主题文化宣传活动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10 .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根植于黄河流域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主体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先民早期最主要的活动地域,也是中国早期文化形态的主要诞生地。历经千年,黄河文化作为一种主体文化不断吸收北方游牧文化,并向江淮流域和珠江流域持续进行文化输出,融合其他地域文化,最终形成了以黄河文化为核心、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历史表明,黄河流域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凝聚作用。黄河文化以其博大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刻影响着中国近现代的革命事业,同时创造性地吸收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实践中发展出了红色文化、爱国主义及生态文明等新的文化内涵,为黄河文化乃至中华文明增添了新鲜的内容。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概括黄河文化的特点并对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进行分析。
2020-08-16更新 | 310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1年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思想政治模拟预测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