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化与中国民族精神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近年来,各地中学举行的成人礼,始于周代的冠(笄)之礼。对此,甲同学认为,成人礼应该回归古代已有的冠(笄)仪式,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乙同学认为,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只要在内容上让学生感受到成人的责任就好,复古式的冠(笄)仪式没有价值。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的合理性在于认识到传统礼仪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②乙的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传统礼仪文化的时代价值
③成人礼仪式演变是社会进步的突出表现和主要标志
④中华传统礼仪文化需要因时而变,并注入时代精神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7-27更新 | 1014次组卷 | 64卷引用:重庆市开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中华民族经历过很多磨难,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淬炼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火花。抗疫精神外化为行动,在实践层面凝聚了中国力量。抗疫精神(     
①是中国精神在新时代的最佳诠释
②为中国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
③是抗疫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④弘扬主旋律,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习近平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这表明伟大建党精神(     
①是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诠释
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③是中华民族锐气不减的原因
④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进程中,中国航天人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也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如果有了人在太空活动,就可使航天技术知虎添翼,充分发挥人的智慧与技能,解决无人在太空活动的航天技术上的一些难题。人有独特的能力,如应急的判断力、创造力和主动的维修及调控功能。人有知觉和感觉,如视、听、触和运动感觉、有冷、热、嗅觉和平衡感等。人对信息处理和观察外界变化非常主动,还有认识能力,以及联想、总结、分析和综合记忆力等,其中有些是“电脑”不能代替的。人的控制和运动能力是载人航天中主要活动之一,包括力量的产生和运用、运动速度的控制、自发力控制和连续调整控制等,这些都对空间的操作活动有决定意义。即使一切都是自动化、智能化,也离不开人的介入,如虎添冀的道理就在于此!


(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有关知识,分析人在航天飞行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的力量知识,说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蕴含的文化力量。
(3)某班决定开展学习载人航天精神主体团日活动,请你写出两个主题团日活动标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

百年党史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某校准备开展学党史活动,政治兴趣小组收集到以下资料: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方志敏、董存瑞、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黄文秀……他们是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是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是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正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才成就了百年大党的辉煌历史。英雄的事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伟大的精神,构筑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学习党史要树立正确党史观,要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加强党史、国史教育。
(2)在党的百年华诞来临之际,某校以“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举办革命文物故事展览。以下是选取的部分展板内容。

请你结合上述展板内容,围绕活动主题,完成展板前言。
要求:紧扣主题、规范使用学科术语;阐述观点合乎所学知识,逻辑严谨条理清晰;字数100字左右。
2021-08-14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晏子春秋》),“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这些经典著作中的“忧国忧民”情怀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求。这表明(   
①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②中华传统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③民族精神是优秀民族文化的结晶 
④民族精神是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8-12更新 | 92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近日,全国各地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我和我的祖国”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这是基于( )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精神支柱
②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文化活动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教育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8 . 信息时代,人们的跨区域交流极为频繁,我国有56个民族,语言多达129种,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意义极为深远。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文化智慧的结晶,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媒介。习近平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为此必须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引导人民群众理解党的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凝聚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合力。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并结合材料,从“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的角度,谈谈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必要性。
2021-05-30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两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十八中两江实验中学)
9 . 歌舞剧《大地颂歌》以十八洞村扶贫为题材,将歌、舞、音乐剧等有机融合,以小人物反映大时代,以小故事反映大道理,现实而又艺术地展示了脱贫攻坚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依法观众普遍共鸣,具有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由此可见(       
①优秀的文化作品既是现实的摄影,也是对现实的升华
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激发中国力量
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必须加强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弘扬科学精神,移风易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4-09更新 | 25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南开中学高2021级高三第六次质量检测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0年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从1950年党和国家首次表彰劳动模范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与祖国同成长、与时代齐奋进,奏响了“咱们工人有力量”的主旋律,各条战线英雄辈出、群星灿烂。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实现中国梦伟大进程中拼搏奋斗、勇攀高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发挥了主力军作用,用智慧和汗水营造了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谱写了 “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


(1)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弘扬劳模精神的时代价值。
(2)结合材料,运用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谈谈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给你的人生启示。
2021-03-26更新 | 353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1届高三月考政治试题(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