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丰富和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粮食稳定供应涉及产、购、储、加、销各个环节,从田间到餐桌,从国内到国外,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影响粮食稳定供应。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2023年7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稳妥开展解决承包地细碎化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采取“承包权不动,经营权连片”方式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具有风险小、成本低、易操作、能回溯等优势,鼓励各地采取这一方式结合农田建设、土地整治等项目组织实施。

材料二

缘起历史上敖汉旗曾是繁茂之地。然而,由于战乱频发、人口剧增、乱垦滥牧等原因成为黄沙之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这片曾经秀美的草原荒漠化占比达到76%。为了改变狂风沙中的困苦生活,敖汉人民开启了最为困苦的荒漠化治理时代
行动敖汉旗在1959年,1960年作出了两个历史性的决策——《改造沙漠规划方案》《三年绿化北部的决定》。一代代治沙人的坚守,一颗颗治沙心的传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80年的30多年间,敖汉人工造林近200万亩。“草死了,再种;树枯了,再栽。风沙大,人的决心更大。”茫茫大漠,戈壁荒滩,敖汉人从未停止“播绿种绿”的脚步。几十年来,敖汉旗广大干部群众充分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义务投工投劳,开展了深入持久、规模宏大的生态建设大决战
成果截至2022年末,全旗有林面积达572万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36倍、1978年的4.6倍,森林覆盖率达44.17%。2023年,敖汉旗以县级全城面积最大、人工造林覆盖率最高的独特魅力,获得“中国天然氧吧”殊荣,成为荒漠化治理的典范

(1)有人认为,只要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就能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评析该观点。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的功能的知识,说明“愚公移山”精神在敖汉旗荒漠化治理中的作用。

2 .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无数英烈先辈在理想与主义的坚守中,在生死与血火的考验中,在牺牲与奉献的选择中,演绎了数不胜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

◆人民英雄   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全国各族人民为新的目标奋勇向前之际,重读碑史,更是让人感慨万千。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人民英雄为什么能“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   时代楷模

从建立健全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到设立烈士纪念日,迎接志愿者烈士遗骸回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英模精神、褒奖英雄模范,“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日益成为社会风尚。科研专家、抗疫模范、扶贫典型、戍边战士、消防官兵……在新时代,无数英雄模范的名字同样装点着华夏灿烂星空,美化着中华大好河山。


(2)有人说,“时代造就英雄,英雄创造历史。”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3 .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和政府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风雨同舟、和衷共济,展现了爱国主义的家国情怀、人民至上的政治品格、迎难而上的坚定信念、科学求是的实践精神、团结协作的社会觉悟、担当利世的国际意识,这是战“疫”取得胜利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认为,精神力量是决定性的力量。请从哲学角度评析这一观点。
(2)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抗疫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2021-05-07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1届高三二模适应性训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是家喻户晓的美好形象,是底蕴深厚的文化意象,蕴含着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精神密码。在2021新年致辞中,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孺子牛以“为民服务”、拓荒牛以“创新发展”、老黄牛以“艰苦奋斗”的深刻内涵,号召发扬“三牛精神”,激扬风雨无阻向前进的豪情,凝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力量,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披荆斩棘、开拓创新、坚毅前行。


弘扬“三牛精神”对推动科技创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辨析题
有人认为:中华民族精神使中华文化的结晶,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此观点予以评析。
2017-02-08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海南琼海嘉积中学高二上期中政治试卷
6 . 文艺是一个时代的镜子、是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是一个时代的精神风向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有同学认为,只要领会了爱国主义,也就领会了中华民族精神。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评析该同学的观点。
7 . 有人说: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就是要坚决抵制外来思想文化。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辨析。
14-15高二上·山西晋中·阶段练习
8 . 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标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回想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在艰苦的创业条件下,广大航天人身居戈壁荒漠,胸怀凌云壮志,放眼世界科技先进水平,以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创造了中华民族科技进步的奇迹。一代代航天人动人业绩的取得都可以归结为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新时期中华民族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将鼓舞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去为梦想而奋斗。有人说,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就没有伟大的航天精神,没有伟大的航天精神就没有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2016-11-26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平遥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