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论述是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的。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论述表明
①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③人们的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要在绝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统一中把握事物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哲学思想的光辉。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①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②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③揠苗助长--不按规律办事,就会事与愿违
④见仁见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记笔记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右图为某中学高二王某同学的笔记本,“记录区”用来在上课时快速记录,“整理区”用来课后归纳重点、补充疑问,“提示区”用来写下整个笔记的提纲或延伸说明。原始的记录—逻辑的整理—关键的提示,这一方法体现的哲理主要是(     
A.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B.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C.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D.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2020-05-2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政治试题
4 .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上述论断
①源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准认识
②科学把握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证明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④印证了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5 . 基于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形势,2019年我国将继续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但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这表明
①真理性认识是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意识是对客观实在的正确反映
③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④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6 . 【考点梳理】今年发展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工作总体部署











【小试牛刀】
1.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下列体现“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做法是( )
①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 ②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
③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扩大信贷规模 ④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在央行的存款,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这一政策认识正确的是( )
A.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贷款额度增加→缓解融资困难→助推企业增效
B.属于扩张性货币政策→贷款额度增加→融资成本降低→企业效益提高
C.属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贷款额度增加→企业融资便利→促进企业发展
D.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贷款额度减少→居民消费减少→抑制经济过热
3.今年,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下列有利于实现“稳就业”的措施是( )
①通过“负面清单"取消对企业入行限制
②发展人工智能推进机器换人的技术改造
③国家加强科学宏观调控实现其就业目标
④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及加强职业技术培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们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六稳”的工作基调( )
①承认静止而忽视了运动的绝对性
②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③肯定了事物的发展只有量的渐进
④把握了静止的条件性暂时性和相对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2020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为此政府应该( )
①运用法律手段,制定相关环境保护法,做到有法可依
②坚持信息透明,推行政务公开,公布环境监测的数据
③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对环境污染犯罪分子的审判力度
④坚持依法行政,加法环保执法和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5-2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高考时事政治考点梳理与测试:政府工作报告全解读
7 . 根据农业农村发展形势,近几年来中国共产党每年都会颁布用于指导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从这些文件的标题上看,其具有显著的现实性和时代性,如下表所示
2017年《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
2016年《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2015年《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2014年《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2013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上述材料可以体现的哲理有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②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意识依赖于物质并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④不同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8-08-0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东平明湖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完成下面小题。

1.从秦汉时期《黄帝内经》奠定中医理论体系到金元四大家的出现,从明清时期瘟病学的产生到屠呦呦受《肘后方》启示发现青蒿素,中医药发展史正是一部在遵循自身规律“守正”基础上的“创新”发展史。中医药要守正、创新的原因是
①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
③辩证的否定是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统一
④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与认识的直接现实性是统一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019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C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强化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推广体现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中医治未病理念
①体现了意识的主动创造性,防患未然
②充分发挥意识的促进作用,未雨绸缪
③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防微杜渐
④紧紧抓住事物的外部矛盾,有备无患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2-0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9 .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同主要国际经济机构负责人举行第五次“1+6”圆桌对话会时强调,中国将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可持续性和有效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就业优先政策,根据形势变化不断丰富政策内涵、完善政策组合,更多采用改革办法,推动经济运行恢复到合理区间。材料说明(     
①正确的政策才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要把正确的判断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④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2015年7月17日,习近平在长春召开座谈会,就中国当前经济形势作出了四个 “没有变”的科学归纳。即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这一科学归纳表明
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人们的意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④通过“思维的眼睛”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