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69 道试题
1 . 冬季是跑步运动损伤多发季节,因为冬季气温较低,人的关节肌肉需要更长的时间进行热身,但很多人热身不够就匆匆起跑,从而造成身体损伤。从科学角度看,所有运动都应从低强度向中等强度逐渐过渡,运动次数应由少逐渐增多,运动时间应逐渐加长,不能急于求长、求快。材料说明(     
①运动时要遵循运动规律,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
②联系是多样的,不同季节对运动热身的要求不同
③运动时要注重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④联系是客观的,运动损伤和天气是自在事物的联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我国古代的火折子(如图)是令人叹服的工业设计。古人将由易燃物混合制作而成的火绒“限制”在一个顶部带有微型孔的竹筒中,放入些许火星。竹筒中氧气稀薄,这些易燃物慢慢氧化燃烧,会在竹筒内留存火星。待需要照明时,打开竹筒盖,将阴燃的火绒从氧气稀薄的环境中“解放”出来,火星获得足够的氧气而重新燃烧起来。可见,火折子的设计(     

①把握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源于设计者的聪明才智
②通过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把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③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的产物
④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浩瀚星空,几十颗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中国星”正熠熠生辉。北斗卫星立项30年来的“三步走”一步比一步扎实,将58颗卫星一一送入浩瀚星河。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一步建设北斗一号系统第二步建设北斗二号系统第三步建设北斗三号系统
解决了卫星最基本的问题,实现卫星导航从无到有。攻克原子钟关键技术,从有源定位到无源定位,区域导航服务亚太。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架设起“星间链路”,实现全球组网。

①每一步量的积累都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奠定了基础
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每一步都是自然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科研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发成功起到决定性作用
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延伸了人们的认识器官从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一)文科综合试卷-高中政治
4 . 生活中有些东西,或许没有实际的功用,却可能蕴含独特的审美价值。某社交平台“无用美学”群组,致力于从关注美到发现美再到创造美,用一些看似没有用的东西装点生活,启发我们发掘更多俯拾皆是的妙趣,涵养更加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无用美学”的创意佐证了(     

①美的发现与创造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②事物“有用”与“无用”的界限是绝对的
③正确的审美观创造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样态
④发散思维有助于发现事物多重性质与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如图漫画(指示牌文字:直行!不许拐弯,有监控)启示我们(       

①必须解放思想,摆脱思维僵化       ②必须立足实际,使主观符合客观
③应该创新思路,突破具体条件制约       ④应该坚持原则,拒绝变通执行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四月周测政治试卷
6 . 为了进一步摸清火星大气离子的逃逸规律,科研人员利用MAVEN飞船提供的数据对火星磁尾电流片中的等离子体开展了深入研究。2024年3月,发现在磁尾电流片中的火星大气离子有时会呈现出高能量、高通量的高速逃逸现象,更新了对火星离子逃逸的认识,并丰富了对太阳风与火星相互作用机制的理解,对分析和研究中国“天问一号”任务中收集的磁场和等离子体数据也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启示。由此可见(       )
①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科学实验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实践活动
③实践可以突破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
④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过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在2024年全国两会调查中,“乡村振兴”位居热词榜前三。话题的高热度既是网友们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肯定,也寄托着网友对描绘新时代“富春山居图”的美好期待。这说明(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富春山居图”是人们对美好生活期待的写照
②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人们基于乡村建设现实,描绘乡村振兴未来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们对自然的态度发生深刻转变。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对自然的尊重、顺应和保护则会让人类受益无穷。这说明了(     
①自然界的发展依赖于生态文明理念的进步
②自然界是物质的,按照自身规律形成和发展
③意识改造自然也要尊重其固有的客观规律
④规律是普遍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6-16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政治试题
9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在乡村振兴中坚持绿色兴农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正确处理尊重自然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能建设好生态文明       
③必须尊重规律的客观性,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④人们的生产活动决定了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规律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2024-06-16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这表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     
①立足部分,统筹兼顾,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②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创新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④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