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1 道试题
1 . 2023年12月7日,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极深地下(2400米处)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土建公用工程在科学论证、精心组织下,已全部完工,这意味着世界最深、最大的极深地下实验室正式投入科学运行。实验室将助力我国在暗物质和核天体物理研究领域进入全球第一方阵,帮助人类更好认识宇宙。这表明(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够创造出人们需要的客观事物
②人们能够更好认识宇宙离不开客观事物的反应特性
③符合客观规律的意识能正确指导人们达成实践目标
④人们需要掌握科技手段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葡萄栽培时间大约在距今1.1万年前,是人类目前已知最早驯化的水果。某研究团队通过葡萄全球遗传资源分析计划,发现大量葡萄人工驯化形状控制基因,绘制了葡萄起源和人工驯化、改良的全景图,这一研究成果对解决葡萄育种领域“卡脖子”难题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这反映了(       
①意识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直接现实性
②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掌握葡萄驯化规律
③人类能遵循葡萄驯化规律从事生产生活实践
④追求真理要经历从认识到实践再认识的反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6-14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西省太原五中等省际名校联考二(冲刺卷)政治
3 . 为减少气温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人们常在适当条件下对局部大气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人工影响,通过科技手段达到增雨、降雪、防雹、消雨、消雾、防霜等目的。这说明(     
①事物的运动有其固有的规律             ②人能创造出自然界没有的东西
③人们可以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6-12更新 | 2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县一中、汨罗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政治试题
4 . 研究表明,接触大自然可以改善人的心理健康,特别是观赏鸟类,可以带来更高的主观幸福感,因此,研究者建议,每当我们感觉到压力时,可以到大自然中看看鸟。这一研究结论(     
①佐证了自然界的变化会决定人类心理的变化
②表明我们可以认识和利用心理运动的规律
③反映出人能够通过改造客观世界释放压力
④能够被提出,离不开研究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6-11更新 | 2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高三第九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具有显著的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完备的供给优势、高素质劳动者众多的人才优势,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必须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底气。对我国经济形势的判断(     
①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                    ②来源于对我国经济优势的正确认识
③坚持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遵循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6-05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儋州市洋浦中学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6 . 十八洞村人均耕地0.83亩,经过充分调研,决定大力发展猕猴桃经济,取得了成功。该村结合实际,发展了黄牛养殖、乡村旅游和苗绣等产业。2017年,十八洞村成功脱贫摘帽。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这告诉我们做事情要达到预期目的,首先要具备的条件是(     
①解放思想,做到客观符合主观             ②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争取和等待外来力量的大力支持             ④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中国山水工程”入选联合国首批世界十大“生态恢复十年旗舰项目”。联合国环境署评价指出,“中国山水工程”是全世界最有希望、最具雄心、最鼓舞人心的大尺度生态修复范例之一,其通过践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恢复了中国数百万公顷的土地。这启示我们(       

①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②坚持正确生态价值观是生态修复的客观基础
③生态修复需从根本上变革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④运用科学思维指导人们实现生态修复的目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近年来,随着热带水果种植技术日臻成熟和设施农业生产方式更新换代,将南方水果种质资源优势和北方地区种植条件相结合的“南果北种”,在全国呈范围扩大之势。“南果北种”开拓了致富增收的新路子。我国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实现“南果北种”,表明(     
①人可以改变规律发挥作用的具体形式
②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属性是绝对的
③通过创造条件能使事物符合人的需求
④客观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23更新 | 350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全真模拟卷(七)政治试题
9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实而冬食根。”诗词中记载着古人依四时轮转而生存的智慧,根据自然变化安排自己的饮食,已内化为中国人特有的基因。这启示我们(     
A.人类应该顺应自然,服从自然
B.要利用和改变规律,造福人类
C.自然界有其运行规律,人类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D.人与自然是同一的,自然能自觉满足人类需要
10 . “道德与法治”科目改为开卷,学生要根据情境回答问题,物理“实验操作”计入中考总分,体验式的物理学习重在培养动手能力,实践作业替代笔头作业…新中考改革方案落地,北京各中学有了新变化:部分科目考试方式调整,回归互动式的课堂。新中考改革说明(     
①尊重教育规律是实现教育方式变革的前提
②教育实践的前进性反映了教育理念的转变
③新理念辩证否定旧理念是教育发展的必然
④遵循教育规律的理念是推进课堂改革的反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5-0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三)文综试卷-高中政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