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2 道试题
1 . “元宇宙”是人类运用数字技术构建的可与现实世界交互的虚拟世界,人们可以在其中进行娱乐、购物、创作、社交等活动。“元宇宙”的出现使人类现实生活开始向虚拟世界迁移。这体现出(     
①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创造出符合人的需求的客观事物
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生成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
③人的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可把主观想象转化为现实世界
④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与意识的统一,现实与虚拟可交互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 . 讲好中国故事   塑造中国形象

2022年10月14日《党课开讲了》,外交部长助理、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回答山东大学学生提问“新时代青年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时指出,如果把中国故事比作一部宏伟的交响乐,那么每位中国人都是其中一个跳跃的音符。每个人都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请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五个方面,任选两个角度讲中国故事来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并写出讲好中国故事的方法论建议。
2023-12-3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文科)
3 . 当今尽管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但我国制度优势显著,经济韧性强大,社会秩序稳定,对国际环境的塑造力不断提升,长期向好的发展局面没有改变。对当今形势的分析体现的唯物辩证法哲理有(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       ②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③看到了事物发展的主流和支流       ④做到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31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文科)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以“纪录·时代答卷”为主题的系列纪录片,向海内外观众讲述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纪录·此身天地”用万物生长回答生命,展现中国的自然景观、文化遗产等,以国际化视角反映当下中国的发展成就。其中与意大利、德国电视机构联合推出的《飞越丝绸之路》,将最新的探索和发现展现给全世界。

◆“纪录·时代万象”用人间烟火回答生活,充满人情味和生活态。特别是《舌尖上的中国4》构建起中国人关于饮食的集体记忆,继续探寻世代中国人以食为媒、生生不息、天人合一的处世哲学和生存智慧。

◆“纪录·千年一瞬”用历史沧桑回答岁月,用多样艺术手法演绎东方美学,成为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例如《画里话外》梳理中国古典绘画艺术,利用最新的动画技术,延展古画中“历史的定格瞬间”。

◆“纪录·星球宇宙”用辽阔宇宙回答未来,突破时空局限,为全球纪录片爱好者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其中《北纬三十度》带领观众透视文明的起源和演进路径,展现文明交融互鉴成果,探索人类文明未来的可能。

总台手握“深耕内容锻造精品”的收视密码,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家独特独创的精品创作之路,受到业内人士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1)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是如何成功走出独家独特独创的精品创作之路的。
(2)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是如何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来打造优质纪录片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国际顶刊《细胞》刊发了一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免疫团队历经18年的研究成果。“当人致力于解决一个问题时,心中涌动的渴望会将所有辛苦一扫而光”团队成员说。历经6570天,小麦病虫害研究迈入基因编辑的新纪元,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②要弘扬劳动精神,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对人的心理有积极的调节作用
④思维能够正确地反映存在,说明二者之间有同一性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3-12-28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下图漫画《人生如天气,可预料,但往往出乎意料》(作者:于昌伟)启示我们(       

①可预料与出乎意料相互否定,符合辩证否定观
②面对人生的出乎意料,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思维的眼睛”能揭示事物客观规律,人生可预料
④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可以精确预见人生的未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2-28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2022年6月以来,江西、湖南多地遭遇了严重旱灾,给人民的社会生产、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旱灾发生后,广大人民自强不息与旱灾抗争的号角在各地吹响,正验证了“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说明(     
①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②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④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统一起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28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中华文明于何时何处发轫?文明的长河又是如何流淌的?这些问题牵系中华的根脉,事关“何以中国”。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通过大量的考古发现,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关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①认识是实践的基础,科技是考古研究的动力
②对文明社会标准的认识,最好是搬用前人的研究
③应推动中华文明探源成果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④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观点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该故事启示我们(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②意识的能动性受客观规律制约
③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正确认识事物要使主客观相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2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2023年11月11日,国家气候中心宣布,根据最新监测,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并将持续到明年春季。结合已发生的天气实况和气候预测,预计2023年全球平均气温或将打破2016年最暖年纪录。材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人类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   
②人类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③人类社会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④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2-26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