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5 道试题
1 . 2022年,河南卫视推出的《重阳奇妙游》引来各界好评,其中在舞蹈节目《云窟万象》中,以莫高庭、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中国四大石窟艺术为创作元素,通过女子群舞的形式展现经典石窟造像。具有冲击力的影像画面营造出美轮美奂的石窟艺术之美,让人如痴如醉。这表明(       
①舞蹈作品来源于创作者对石窟艺术造像的想像
②舞蹈作品能摆脱事物固有形态和属性的束缚
③舞蹈作品给观众的感受受主观认知的影响
④舞蹈作品充分发挥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漫画《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人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下列选项中与漫画寓意最相近的是(     
A.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B.道经坦途常遇覆,慎迈危辙则常安
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D.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 . 材料一随着中国开放发展,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一批地标享誉海外;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高速铁路、特高压输变电、移动通信等领域,一批科研成果跻身世界先进——它们身上,都深深烙着国企的印记。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国有企业正发挥着“顶梁柱”作用,有力推动中国经济强劲前行。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对国有企业的“顶梁柱”作用加以说明。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放眼全球市场,以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出口导向战略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如今,在逆全球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泛滥的国际形势之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多次被提及,上升到中长期战略高度。


(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确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唯物论依据。
4 . 2023年11月2日,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为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和产业高水平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指导意见》的出台正当其时,按照谋划三年、展望五年的时间安排做了战略部署,未来更多先进、实用的人形机器人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指导意见》的出台旨在(       
A.变革上层建筑,促进生产关系发展,推动技术进步
B.立足关键部分,安排机器人产业未来战略部署
C.抓住机遇,促成人形机器人技术和产业的飞跃和发展
D.发挥意识能动作用,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2024-01-2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新沂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某校高二年级同学在学习二十大精神时,以“我的 2035”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学习榜样】

新时代的青年应在磨砺中长才于、壮筋骨,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时代同频共振。在“学习榜样"环节,同学们收集到以下资料:



(1)综合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块的知识,简述青年人为什么要与时代同频共振?

【参与社会】

社会是青年成长的重要课堂。同学们关注社会发展,定期开展社会问题研究。以下是同学们的研究流程:



(2)依据流程图,就青年学生如何有序参与社会生活提出你的建议。

【规划未来】

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此时进入而立之年的同学们正值建功立业的好年华。为使 2035 年的自己能够成为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同学们就生涯规划进行了讨论。



(3)从唯物论的角度,综合说明两位同学的观点中蕴含着怎样的哲学智慧。
2024-01-1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试题
6 . 下列选项与右侧漫画(文字:如果你的袜子不见了,请别担心,它和你丢失的钥匙、硬币和童年的梦生活在一起)体现哲理最接近的是(       
A.提要钩玄,纲举目张B.失之桑榆,收之东隅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D.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2024-01-15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华罗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政治试题
7 . 漫画《救援》(作者:于昌伟)讽刺了一种社会现象,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A.求真务实,崇尚科学B.作出正确价值选择,敢于见义勇为
C.解放思想,与时俱进D.树立正确价值观,坚持集体主义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书香气”是文明城市的“底气”,“全民阅读”是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基石。某校高二部分学生为了解本校同学课外阅读情况,围绕“高中生课外阅读倾向调查及分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制定方案】

研究对象:在校学生150人,每个年级各50人,男女各半。                  

准备阶段:查阅资料文献,结合校情拟定研究方案。

研究步骤:实验阶段:开展问卷调查与访谈。总结阶段:收集整理调查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1)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同学们主要遵循了哪些哲学观点。

【调查研究】

根据问卷调查与访谈,同学们发现高中生课外阅读存在如下问题:学校周边的一些书店为谋利,迎合低级趣味,大量出售充斥暴力、荒诞、庸俗内容的图书;高中生容易沉溺于夸张的穿越爱情、暴力武打、猎奇等书籍中,难以抵制其中的诱惑,难以鉴别出其中的弊处所在。


(2)结合《经济与社会》知识,为促进高中生拥有高质量的阅读出谋划策。

【公共参与】

青少年的声音汇集起来也可以改变世界,同学们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撰写了“提高高中生阅读质量”的建议。


(3)他们准备将建议通过以下渠道送给相关人员或部门。请结合《政治与法治》知识论证其可行性。
方案一:将建议送给身边的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议案,转交给人大。
依据:
方案二:将建议送给身边的政协委员,形成政协委员的提案。
依据:
9 . 近年来,一些国货品牌抓住流量热点频频互动,在收获粉丝的同时,更是拿到了大量发货订单,许多网友表达了他们共同的心声:希望国货从此崛起。专家认为,再现国货之光,唯有持续突破和创新,“流量”才能变“留量”。这是因为(       
A.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获得发展的动力D.矛盾斗争的结果会产生新的规定性

10 .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愈发严峻,已成为发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广、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

为有效应对全球电信网络诈骗高发、多发态势,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立足本国国情,从立法和执法两个维度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打造更加健全的法律体系。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深入公安执法一线、银行网点以及电信、互联网企业,在对大量案例进行调查和分析、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两次公开征求各方意见,总结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规律,使法律内容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最终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这是我国专门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制定的“小切口”法律。


(1)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国家出台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正确性。
(2)运用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出台的过程。
2024-01-09更新 | 19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迎考卷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