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意识的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第十四届全运会会徽取象传统“礼天玉璧”,以黄、绿、蓝、紫、红为主色调。其中黄色象征黄土高天,绿色象征生态文明,蓝色象征现代科技,紫色象征文化魅力,红色象征革命圣地,呈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这表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主选择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意识所反映内容的主观性
④意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当代唐宋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陈友冰在《考槃在涧——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中指出:意境是指客观事物与诗词作家思想感情的和谐统一,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真实生活,却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说的便是艺术创作的意境。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诗词的意境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人脑的机能
B.诗人通过生动具体的艺术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
C.诗词的意境是诗人通过直接再现自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寓情于景
D.诗词的意境是艺术家自身主体意识的产物,是实现艺术创作意图的物质载体
2020-01-10更新 | 1091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东省陆丰市东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科学研究发现,聆听莫扎特的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与患者大脑中癫痫相关电活动尖峰频率降低相关。此种降低在人脑左右前额叶皮质最多,表明这部分脑区参与了调控情感反应。研究还观察到,当试听到K448一段长而重复的乐节结尾时,一种能产生积极情绪被称为波的电活动明显增加,使人处于愉悦状态中。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意识不外是有着复杂结构的人脑的产物
②情感是在人脑中被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③现实中的思维与存在始终保持高度同一
④情绪、情感因素能够影响人的健康状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王勃《滕王阁诗》中写道:“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从哲学上看,上述诗句(     
①看到了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②承认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但可以被改造
③反映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④在历史范围内看物换星移,承认运动的暂时性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示了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有助于(       
①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
②全面深刻地认识当前我国所处的新历史方位
③为解决新时代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具体做法
④用科学理论检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修昔底德陷阱”是美国政治学家格雷厄姆·艾利森提出的概念,他借用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关于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论述;新崛起的大国与守成大国必将因国家利益产生强烈冲突乃至战争。这个比喻涉及的重大全球性问题是“古典世界的历史悲剧是否仍然会在当代重演”。“修昔底德陷阱”
①表明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②作为一种理论学说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状况的反映
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④总结了人类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大国间的“争霸”现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5-05更新 | 547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广东省汕尾市普通高中2019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监测文综政治试题
7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骆宾王)、“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李商隐)三联唐诗都是咏蝉,托物言志,却反映出诗人不同的心绪与境遇。这说明(     
①诗人的思想是其主观感受,没有客观基础
②主体对客体的正确认识取决于主体本身
③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④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齐白石画虾堪称画坛一绝,用简洁的笔墨表现水中游弋的群虾,线条虚实相间。触须似动非动,似在水中嬉戏游动。他反对画中天马行空,不切实际,希望画中能“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这说明(     

①艺术作品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②客观现实是艺术的根源,艺术家应以现实为师并加以效法
③创作过程是画家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客观事物的过程
④自然的美转化为艺术的美决定于艺术家的情感和构思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2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满足感是人类等生命体的需求得到实现时的感受。对于如何才能有满足感,大家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尊重需要、安全需要,有人说是生理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说明的哲学道理有(     
①认识水平不同,人对同一对象有不同的真理性认识
②受立场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价值判断具有主体差异性
③因时间、条件的变化,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④生活实际中产生的满足感是主观对客观的能动性反映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3-02-1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2-2023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秋在中国文人心中有着独特的内涵。有唐代诗人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悲秋的情怀,也有唐代诗人刘禹锡“我言秋日胜春朝”欢快的秋天。不同的诗人对秋抒发不同的情感,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①诗词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有机统一
②诗人对秋的描写依赖于诗人的心理感受
③秋的描述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④秋的场景说明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行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