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意识的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能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等任务。多语言撰写充满想象力的诗歌,编写可运行的程序,快速生成论文摘要,自动制作数据表格……ChatGPT不仅能理解很多人类问题和指令,流畅展开多轮对话,也在越来越多领域显示出解决多种通用问题的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ChatGPT初步形成了意识,能够深刻理解问题,具有创新能力
②在价值选择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我国应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
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ChatGPT实现了从数据信息向解决方案的突破
④ChatGPT会带来学术诚信问题、技术滥用等风险,要注意科技伦理,趋利避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4-20更新 | 584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2023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模)文综试题
2 . 2023年8月,《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2023年)》首次对外发布。蓝皮书系统总结了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历程、方法、成果和实践案例,提出了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完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思路和建议。这表明(       
①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②意识归根到底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具有能动的创造性                    ④意识的能动性能创造出理想的未来世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4-20更新 | 591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吉林专版)06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针对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不充分、农村资源利用不充分、农民增收不充分的现状,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写入党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升级,其重大任务可以概括为“5+1”,即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加上摆脱贫困。

材料二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乡风文明,就是要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要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要大力发展教育,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的相关知识,说明你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如何推动实现乡风文明。
(3)Z市某中学以“发展乡村教育事业、推动实现教育公平”为主题组织班会活动,请你为发展乡村教育、实现教育公平提出三条建议。
2019-05-07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南省株洲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统一检查(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科学把握各地差异和特点,注重地域特色,体现乡土风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必须把重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摆在重要位置。中国乡村文化诞生在以农耕文明为基础、地缘和血缘为纽带、传统社会伦理为秩序的乡村社会,并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乡规民约、生活信仰、传统习俗、社会禁忌等非正式制度为基本内容的文化形态。随着城市化推进,一方面,工业文明下的城市文化强势来袭,传统的乡村文化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另一方面,否认乡村文化作用的错误言论还有市场,他们过于强调农业效益,忽略了传统乡村文化的价值。导致一些地方的乡村文化面临式微的境地,丰富的节庆活动逐渐消失,传承千百年的传统技艺濒临失传,影响乡村建设和发展新时代,乡村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各地加强推进传统乡村文化振兴,留住乡愁、留住特色,充分挖掘乡村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核,重新唤起了乡村的文化活力。丰富的民俗,淳朴的民风,缠绵的乡愁……这些乡村历史文脉和文化基因让人们对乡村产生了更多的留恋,也必将会推动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1)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作用的知识说明重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性。
(2)有人认为,城市文化强势来袭,传统的乡村文化已被作为落后的改造对象。结合材料,运用意识作用的知识,对否认乡村文化作用的错误言论进行批驳。
(3)请就我们如何重振乡村文化提两条建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必须把重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摆在重要位置。
中国乡村文化诞生在以农耕文明为基础、地缘和血缘为纽带、传统社会伦理为秩序的乡村社会,并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乡规民约、生活信仰、传统习俗、社会禁忌等非正式制度为基本内容的文化形态。
各地在重振乡村文化建设中充分挖掘乡村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核,重新唤起乡村的文化活力。浙江浦江在文化礼堂的选址上优先考虑古祠堂等有深厚历史文化印迹的建筑物,借助它们重新激活了乡村的文化资源,激发了村民的价值认同;陕西省蓝田县吸收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乡约《吕氏乡约》中的精髓要义,研究制定出更符合时代要求和现实需要的《蓝田新乡约》,把“乡约”延伸到乡村管理;山东将乡村儒学讲堂发展到9200多个,举办活动4万场次,参与群众500多万人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东“乡村儒学现象”……
丰富的民俗,淳朴的民风,缠绵的乡愁,深厚的底蕴……这些乡村历史文脉和文化基因让人们对乡村产生了更多的留恋,也必将会推动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重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
随着城市化推进,人们对乡村文化的价值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城市文化强势来袭,传统的乡村文化已被作为落后的改造对象;也有人认为乡村文化中原有的人情味、邻里互助等避免了现代城市发展的“社会病”……
(2)运用意识的相关知识,分析人们为什么对乡村文化的价值会产生不同的看法?
(3)请就我们如何重振乡村文化提两条建议。
2018-01-24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6 . 随着16个市数千家龙头企业和示范性农民合作社集体入驻邮乐农品电商平台,安徽省农产品开启了"e网”时代。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作为家庭农场负责人,小李在发展农产品电商前请教有关专家。专家建议:涉电农商必须根据当地特点,把握市场动向,找准了“点”再去做,不能一哄而上。在发展农产品电商过程中,小李通过调查发现:生鲜农产品保鲜技术滞后、“触网”农民缺乏专业电子商务知识和经营管理技能、部分“触网”农民不同程度地存在诚信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农产品电商的发展.
(1)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角度分析专家观点的合理性;并针对小李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农产品电商的发展提出有益建议。
材料二:“互联网+农业时代赋予了传统农业奔向现代化征途上一次后发制胜的绝佳契机,但目前农村面临着“新农人短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以及“信息孤岛“所带来的国内外市场信息闭塞等问题。推动“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华丽转身,政府应有所作为.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政府应如何通过“互联网+农业”实现传统农业的华丽转身。
2016-11-26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安徽马鞍山二中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