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决定意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唐朝诗人李峤的这首诗,正文中看不见“风”字,却把每一句都写出了千姿百态的风,写出了风的力量,实现了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成为写“风”的千古名诗。李峤写“风”的成功说明(       )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④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玉兔踏雪归,金龙腾风来。随着甲辰(龙)年的到来,寓意正义、力量、勇气、奋进和吉祥的“龙”的形象的图案、手绘、工艺品点缀着我们的节日生活。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是最为特殊的存在,因为在十二生肖中,“龙”是唯一一个不存在于人间的动物,仅是集多种动物之长的虚构形象,尽管如此,“龙”的图腾依然深深的根植于中国人的心中。这说明(     
①人的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不依赖于物质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的特点
③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能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④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4-03-27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宝鸡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二)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3 . 有一种引人注意叫“显眼包”,有一种个性旅游叫“特种兵式旅游”,有一种无奈叫“公主/王子,请⋯⋯”,有一种魂飞魄散叫“吓死宝宝了”,有一种生猛叫“不讲武德”,有一种竞争叫“内卷效应”,有一种调侃称作“凡尔赛”……每一热词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这反映了(     
①热词是实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热词和社会热点事件是互相不可分离的
③热词是人脑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能动反映
④社会热点事件对热词的出现具有决定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21更新 | 520次组卷 | 34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渭南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I)政治试题
4 . 下图漫画(作者:郑辛遥)(改编)告诉我们(       

咖啡的印象:魅力在苦味,魔力在香气。
①“印象”是留在人脑并被改造过的咖啡
②“印象”是咖啡刺激人脑后留下的痕迹
③“苦、香”是“印象”产生的物质基础
④“印象”的客观内容是人与咖啡的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小雅里的柳是令人怀念的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诗里的柳是令人思乡的柳;“无情最是无情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笔下的柳是无情的柳;“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欧阳修词里的柳是伤心的柳。这说明了(     

①诗人笔下的柳都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②关于柳的诗是诗人对柳的如实反映

③诗词的创作源于诗人对柳的内心感悟

④诗人根据自己的人生境况创造出了柳的形象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3-12-18更新 | 423次组卷 | 9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4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第一次检测考试政治试题

6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4个节气,连成了一首朗朗上口的节气歌。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我国上古先民通过观察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变化规律形成了知识体系,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同时,它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巧妙结合,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朝鲜、日本、东南亚等其他国家和地区接受并沿用至今。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化的明标识,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看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二十四节气蕴含的生态文明智慧。
2023-11-2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七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7 . 消极的暗示让人情绪低落,积极的暗示让人信心百倍。笃定自己很出色,才有更大的动力去努力。我们要经常正面激励自己,从而激发潜能,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②人的意识影响着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
③意识在本质上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④人能通过实践将观念中的存在变为现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唐代酒香盛饮,在文人的推动下,酒之风升华至文化层面,开始与诗书画等艺术结合,并物化、定格于长沙窑瓷器。与酒相关的诗文在长沙窑瓷中着墨颇多,人们以酒为媒,言志抒怀如“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从这些诗中也可一窥唐代饮酒之风的盛行。由此可知(     
①诗词创作者的主观情感与所处时代的生活相互依存
②长沙窑瓷器独具特色得益于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③长沙窑瓷器是客观物质和人的主观情感的有机结合
④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对外界事物作出如实反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印象嘉陵江,山水南充城。南充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之城,邵伯温在《元夕》写道“从昔遨游盛两川,充城人物自骈阗。”陆游在《临江仙·离果州作》写道“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春光还与美人同。论心空眷眷,分袂却匆匆。”诗人眼中的南充城充满了诗情画意。这表明(     
①诗意南充形象是诗人境遇与环境的主观感受
②任何意识都是主观内容与客观形式有机统一
③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
④山水南充的不同姿态反映了诗人不同的感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故乡,在不同的人笔下,有着不同的情感寄托。它可以是李白笔下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以是王湾心里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更可以是余光中脑海中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说明(     
①历经岁月洗礼,人们会形成对故乡的共同认知
②乡愁是认识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③浓烈且厚重的思乡之情是诗人情感表达的基础
④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诗歌美学呈现的重要条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