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决定意识(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中国绘画讲究在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基础上追求“象外之象”的意境美。刘禹锡提出的“境生于象外”,是中国画关于意境论的一个重要论点。他认为,境离不开象,又不等于象,而是超越于画中物象之外的深层意蕴。根据材料,下列关于“境”与“象”的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境”是对“象”的本质的反映
②“境”与“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境”是对“象”的能动反映
④“境”是对“象”的艺术再现和创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3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全国爱肝日,某医院肝硬化诊疗中心主任强调,当我们的肝脏有异常时,它会主动发出诸如身体感到疲乏无力,肝区有疼痛,出现肝掌等信号,这其实在提示我们要有防范和治疗措施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肝脏有异常时发出信号表明人体能够对异常情况做出反应
②肝脏有异常时发出信号表明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③肝区有疼痛等信号是判断肝脏是否有异常的主观依据
④肝区有疼痛等信号是防范和治疗肝脏异常的客观依据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2018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政治21)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源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
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
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8-06-09更新 | 12623次组卷 | 11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10月)模拟文综政治试题
4 . 为适应我国人口发展出现的重大转折性变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现行生育政策进行了调整,作出了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国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决策部署。这体现的唯物论知识是
①客观物质的变化决定思想意识的变化          
②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材料一 随着中国域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农此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 弱,但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二十四节气”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该遗产项目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彰显着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申报“二十四节气”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最为正确的选择。
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材料三 文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和保护任重道远,将根据保护计划,实施系列保护措施,让更多的国家、社区、群体和个人认识、了解“二十四节气”这一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活动,使“二十四节气”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换发出新的活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申报“二十四节气”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最为正确的选择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理由。
(3)“二十四节气”的成功申遗只是对其保护的阶段性成果,对它的保护、传承、利用与弘扬应是全体中国人长期、艰巨、共同的任务。请你为“二十四节气”的活态传承与可持续利用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2017-04-11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下学期复习检测一(一模)文综政治试题
6 . 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另外两名外国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的发现在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开发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这一成果()
①印证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印证了存在对思维有决定作用
③说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无法回避
④表明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14高三上·江西上饶·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诺贝尔文学奖给莫言的颁奖词是:“莫言作品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融合、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从本质上,魔幻现实主义是用魔幻的手法反映现实,最根本的核心是“真实”二字。这种写作手法反映了(  )
A.“现实”是手段,“魔幻”是归宿
B.魔幻的手法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C.发挥意识创造性就能将魔幻变为现实
D.“魔幻现实主义”源于主观世界,但反映现实
2016-11-26更新 | 202次组卷 | 5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