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讲述了哪吒虽“生而为魔”却“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成长经历,也诞生了许多“燃爆”的台词,比如“我命由我不由天”。“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观点启示我们应(            )
①探索人生的真谛,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②反思生活,把哲学当作人生的根本指南
③培养不畏困难的精神,破除人生发展的障碍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用意志主宰自己的一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2-14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2 .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与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比,此次对货币政策的表述去掉了“中性”,转而提出“松紧适度”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强调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结构性问题。


(1)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说明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微调货币政策的客观原因。
(2)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2019年我国政府应如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推动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我国自古就有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的传统,各民族都保留有不少流传久远的农事节日,丰收节的设立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人们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记忆正在淡化。设立丰收节,树立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可以让人们以节为媒,释放情感、传承文化、寻找归属;可以汇聚人民对那座山、那片水、那块田的情感寄托,从而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留住中华农耕文明的记忆。

通过设立、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既能从精神层面提振务农士气,提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还能唤醒全社会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关注和重视,在全社会凝聚起爱农支农的强大力量,促进农业现代化。


(1)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国家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依据。
(2)每年农历秋分各地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请你为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2019-02-15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福建省漳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4 . 癌症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健康挑战之一。美国免疫学家艾利森和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本庶佑通过研究发现了抑制负面免疫调节的癌症新疗法。这一重要发现成为人类对抗癌症的新的里程碑。这意味着(  )
A.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揭开人体致癌真相的基础
B.人能够深化认识癌症发病的规律并造福人类
C.科学家的意识决定癌症治疗方法的发展进程
D.揭示人体致癌的奥秘是医学研究的终极目标
10-11高三上·福建·阶段练习
5 . 2009年以来,某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调整经济结构,不断加快改革和创新步伐,努力克服和解决经济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经济运行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总体上呈现出快速平稳发展的态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角度分析某市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的原因。
2019-01-30更新 | 457次组卷 | 3卷引用:2010年福建省四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6 . 地名承载丰富的文化信息,接续千百年的情感传承,一个地名是一个地方的符号,是那个地方人们的情感所系。在海内外寻找乡愁的华人心中,地名是一条回家的路,即便不在那里出生,那也是祖辈的根,他们的后代依旧将心底的那份乡愁与那个遥远的地名联在一起。人们对地名的情感是个人的、家族的,更是地方的、民族的。诸多地名情感的滋生、蔓延与丰富,构成一个民族的文化自尊。

在上个世纪末,出现了为经济发展一哄而上、改名成风的现象。一位老兵到了台湾,晚年一直想回大陆,但身体原因只能让孩子回来寻根,孩子根据地名却难以找到。后经民政厅翻阅档案才找到家乡。老先生感慨说,地名改的让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是古人对古徽州的向往与期盼。徽州山川秀丽,历史悠长,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民间习俗自成一统。走近徽州,步入由白墙青瓦、高低错落的马头墙、精美雕刻和天井组成的徽州民居,仿佛走进了梦中的故园。为了发展旅游,带动经济,1987年徽州改成了黄山,令人神往的韵味幽雅的古城文脉中断,魅力不再。

近来,古地名的恢复成为了人们议论的焦点。据《人民日报》进行的网络调查,现在支持黄山复名为徽州的网民占70%以上。也有人认为,恢复古地名不能任性。有些新的地名促进了当地旅游和经济社会发展,没有必要恢复古地名,且恢复古地名会耗费大量物力人力等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关系的知识,谈谈你对“恢复古地名不能任性”的理解。
2019-01-18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井底下的鱼,不可以和它谈大海,因为它被井的狭窄束缚了;对夏天的虫儿,不可以和它们谈冬天和冰,因为它们被时令限制了。”这句谚语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离开了意识,人们的视野无法拓宽            ②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就不能形成发展
③社会实践不同,意识的内容也不同            ④意识的形成过程,就是条件改变的过程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国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是经济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前些年,有些电视文艺节目一味追求投资回报,出现了低级庸俗、品味低下,价值扭曲的倾向,不能满足群众的高品质文化需求,不能对社会生活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为此,国务院制定了《百部重点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远景规划(2016-2020年),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创新创优节目的扶持力度;广电总局对全国卫视节目和电视剧播出进行结构性管理,提高公益性节目和主旋律题材电视剧播出比重;各级行政管理部门采取措施,鼓励引导文化工作者到人民的真实生活中寻灵感,到基层的实践中出著作;更多电视文艺节目关注普通群众,让人民成为节日舞台和电视荧屏的主角。一大批优秀电视文艺节目涌现,电视文艺节目面貌焕然一新,主旋律强劲,正能量饱满,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材料二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最本质的体现,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在对青年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是选择生硬灌输,“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单向交流,还是选择润物无声、和风细雨的双向互动方式,显现着教育者和引导者的水平与层次。至于教育和引导的效果,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跟上青年学生生活变化的新节奏,传递青年学生生活变化的新信息,与青年学生的需要和利益相契合,才会被其主动地接受。唯有说到点子上,打动内心,青年学生才会积极接受和认同,进而自觉维护和捍卫。


(1)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并结合材料一,分析电视文艺节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2)有人根据材料二得出结论:“对青年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否收到成效取决于教育者的理念。”从辩证唯物论角度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底中宣部,中央网信办等八部委联合印发文件,部署针对网络游戏违法违规行为和不良内容的集中整治揭开了全国范围内的网络游戏行业治理大基。
       我国的网络游戏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成长为--项庞大的文化产业,2017,国内网络游戏市场总营收入就达到了2036.1亿元。与此同时,我国网络游戏中也存在文化内涵缺失部分游戏内容有低俗暴力倾向。青少年沉迷,对传统文化经典和价值观的肆意解构等问题。
       目前,我国网民已达7亿多,网游用户已超过5亿人。不管一些人多么讨厌网络游戏。但要想全部”消灭”游戏回到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游戏的年代已不可能。如何让网络游戏成为丰富广大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的有益产品,已成为我们面临的时代课题。
(1)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加强对网络游戏行业的治理。
(2)有学者建议,让网络游戏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载体。运用文化维承与发展的知识说明这一建议的可行性。
(3)某学校团委针对“网络游戏成糖”现象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书,请你为此拟出两条具有感召力的口号。
10 . 2017年9月,由袁隆平挂帅的“海水稻”项目在试验区多次实地测产,亩产最高达620. 95公斤。这项科研成果的研发与推广,有望使我国2.8亿亩盐碱地成为普通耕地。下列观点与材料蕴含的哲理不相符的是
A.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B.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创造新物种
C.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不断积累和传递的
D.在实践中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