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众多新词里特别闪亮的一个,在“美丽中国”的愿景下,文化建设更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艺术素养,把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寄予每个自觉的个体,真正带来文化的多元和丰富生态,让中华文化的魅力绽放“美丽中国”。
材料二:围绕着“美丽福建”这个主题,福建省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拉动力,正确处理城镇化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统筹规划城镇布局,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实施百镇建设示范行动,走符合发展规律、具有福建特色的城镇化之路。
(1)结合材料一,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评析“只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一定能够建设美丽中国”。
(2)请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的知识分析福建省城镇化做法中体现的哲学道理。
2016-11-26更新 | 2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福建漳浦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政治试卷
2 . 针对当前中小型企业面临的困难,中央政府出台“营改增”,暂免征收小微企业22项收费等“放水养鱼”的政策。“放水养鱼”的政策是为了(   
A.尊重客观规律,反对工作中的唯心主义
B.坚持唯物辩证法,保持政策的发展性
C.体现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D.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推动企业的发展
3 . 明代画家徐渭的《墨葡萄图》是中国写意画的代表作之一。画家随意涂抹点染,任乎性情,一种饱经风患、抱负难酬的无可奈何的愤恨与抗争,已尽情抒泄于笔墨之中。这说明艺术作品(   
A.是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B.源自于艺术家的艺术天分
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
2016-11-2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福建漳浦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政治试卷
14-15高三上·江西·阶段练习
4 . 2014年江西高考语文作文以“结合你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谈谈对探究的理解”为话题。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过程的。从认识论角度上看,探究性学习坚持了(   
①物质和意识的辨证统一
②实践和认识的辨证统一
③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统一
④真理的客观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4-15高三上·福建泉州·阶段练习
5 . 社会公平是当前我国民众普遍关注的问题。我们党对社会公平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过程。我们党关于社会公平的观念演变进一步证实了( )
①真理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②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物质对意识具有依赖性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历史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6-11-26更新 | 36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1月质量检查政治试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南非等非洲三国,4月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设“非洲:古老大陆的新崛起”分论坛,八闽学子对非洲话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画”说中国与非洲:近些年来,中国既保持对非洲的传统援助,又与非洲开展了经贸、技术合作,帮助非洲充分释放发展潜能,“授之以渔”(图15),同时,中国也得到了非洲的支持。“13亿多中国人民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0亿多非洲人民正致力于实现联合自强、发展振兴的非洲梦”。

(1)请运用当代国际社会有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给世界人民传递了哪些信息?
(2)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同学认为:“古老非洲大陆的新崛起需要中国‘授之以渔”。请从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角度评析该同学的观点。
“话”说福建与非洲:福建农林大学发明的菌草技术可以帮助农民培育食用蘑菇、灵芝,可以治理水土流失等,该技术已被推广到非洲大陆。2 0 1 3年3月,由福建农林大学与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共建的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揭牌,并发挥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等专业优势,两校加强在汉语教学、学术交流等领域的合作。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草拟了两个探究方向:A发展福建农业;B建设福建生态文明。请你任选其中的一个探究方向,并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就所选的探究方向谈谈认识。
(4)假如你是名前往非洲的志愿者,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促进中非的文化交流?
2016-11-26更新 | 65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届福建省宁德市普通高中毕业班5月质量检查政治试卷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它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增添绚丽的色彩。
材料一 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启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征程,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
发展历程
重要成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创立毛泽东思想,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时期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材料二 文化交流逐步增进了国家间的合作。2013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举行“庄园会晤”。两国元首就共同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达成重要共识,国际社会对此充满期待。但也有一些西方人士担忧,中美两国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会影响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
材料三 瓷器是代表中国文化和国家形象的重要符号之一。享有“东方艺术”美誉的福建德化陶瓷在陶瓷发展史上书写了辉煌的篇章。在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的背景下,德化陶瓷产业面临如何延续历史文脉、提升产品文化含量、加快陶瓷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挑战。专家们指出,迎接这一新挑战尚需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材料一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启示。
(2)结合材料一,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简要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
(3)运用“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和“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对材料二中一些西方人士的担忧进行评析。
(4)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从企业或政府任选一个角度,针对材料三中专家们指出的问题提出两条解决措施,并简要说明理论依据。
2016-11-26更新 | 17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福建卷)
14-15高三上·福建厦门·期末
名校
8 . 转变工作作风要坚持“思想不能疲、劲头不能松、措施不能软”。因为
A.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可以促进人们实现人生价值
B.真理性认识源于人们的实践且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C.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需要发挥正确意识的作用
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诸多条件限制而具有反复件
2016-11-26更新 | 90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质检政治试卷
13-14高三上·福建泉州·期末
9 . 从哲学上看,漫画《打肿脸的胖子》给我们的唯物论启示是( )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B.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历史的统一
C.物质决定意识
D.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2016-11-26更新 | 96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届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10 . 中国“可见光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近日获得重大突破,可见光实时通信速率提高至50Gbps,相当于0.2秒下载一部高清电影。未来,该技术可实现有光照即可上网。可以形成万亿级年产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的突破:
①佐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     
②说明意识的能动性是客观世界发展的保证
③充分发挥了人的主动创造性
④表明人为事物的联系并非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