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9 道试题
1 . 下列观点能正确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回答的是(     
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②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③精神不是万能的,没有精神却万万不能
④凡事既需要尽力而为,又需要量力而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岩市是原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之一。近年来,龙岩审立足独特红色资源禀赋,将老区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着力打造红色精神高地。深度挖掘英烈事迹,开展"阅西百名共产党英烈风采“网上展播活动,整理编撰烈士故事100多篇,全方位多形式宣传英烈事迹,让红色故事“入人心”克分发挥烈士纪念设施红色教育功能,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乡镇、村、学校延伸,让红色基因“传下去”;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新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不断丰富烈士纪念设施内涵内质和表现方式,让红色文化“活起来”“动起来”。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龙岩市打造红色精神高地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2022-12-13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永泰县城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4月8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巨大成绩,深刻阐述了北京冬奥精神。

习近平强调,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广大参与者珍惜伟大时代赋予的机遇,在冬奥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北京冬奥精神。北京冬奥精神就是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我们要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以更加坚定的自信、更加坚决的勇气,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简要分析“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

4 . 什么是“动态清零”?“动态”是不追求绝对零感染,“清零”就是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

2022年初,由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引发的新一轮疫情波及我国30个省市。专家指出,看似“症状轻、死亡率低”的奥密克戎病毒,由于传播力强、感染人数多,带来的死亡人数已超过德尔塔病毒。我国老年人口与流动人口基数庞大,人均医疗资源有限、城市人口群居且密度较大,一旦“躺平”,必将造成医疗资源严重挤兑,影响社会大局稳定。因此,“动态清零”是我国当前抗击疫情的最佳选择。

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我国始终坚持“动态清零”不犹豫、不动摇,多地聚集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3月2日,吉林突发疫情,全省落实省、市、区、街道、社区五级书记抓防控,有疫情防控任务的1452个城市社区全部选派了“第一书记”。省市县20余万名党员干部迅速下沉基层,在抗疫一线成立临时党组织7000余个,组建党员先锋队、突击队1.2万支。在城镇,街道社区党组织扎紧扎实“街道、社区、网格、楼栋、单元”五级疫情防控防线。在乡村,村党组织书记带领农民党员、志愿者,织起排查、防控、服务的大网。4月14日,吉林省宣布各市州实现社会面清零,社会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从风雪漫天到春暖花开,吉林省此轮战“疫”有力证明:坚持动态清零,定能赢得胜利。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综合运用辩证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说明“动态清零”是我国当前抗击疫情的最佳选择。
5 . 2022年6月以来,江西、湖南多地遭遇了严重旱灾,给人民的社会生产、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旱灾发生后,广大人民自强不息与旱灾抗争的号角在各地吹响,正验证了“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说明(     
①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②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④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统一起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中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自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首次低于1.5。国际上通常认为总和生育率1.5左右是一条“高度敏感警戒线”,如持续低于该水平,就有跌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可能。根据《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2030年中国总和生育率预期目标为1.8,这与当前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目前,我国庞大的人口总量和有限的国土面积,人口和资源环境之间紧约束的关系仍然存在,社会发展存在一定的压力和阻力,因此需要采取稳步推进的策略,适度放开生育政策。“三孩”政策的实施,适合当下我国的现实社会环境,能够缓解相关社会矛盾,激发民众的生育动力,为未来的生育政策改革与社会发展打好基础。

我国调整生育政策,是主动适应时代变化,有利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进步。从家庭的角度看,个体有生育、养育孩子,延续家族的传统需求,有生育欲望。从社会的角度看,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没有了人,社会也就无从发展,要解决生殖繁衍、社会存续的根本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实施“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我国老年人口将以年均约1000万人的规模持续增长;目前,约有35%的婴幼儿家庭存在入托需求,但入托率仅为5.5%左右。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和三孩生育政策的实施,人们对养老托育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实施“三孩政策”的哲学依据。
2022-12-04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三校协作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7 . 哲学产生于社会生产力长足进步的古代奴隶制时期,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们认识能力的较大提高,人们开始思索世界的本质等理论问题,人类早期的哲学思想出现了。其后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在相互辩难中发展,在湍急的思想河流中曲折前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D.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
8 .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从哲学角度看,作出上述论断的哲学依据是(     
①世界具有物质性,新发展阶段的客观现实是党制定政策的立足点
②规律具有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是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进行的
③联系具有系统性、有序性,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必须科学把握我国目前新发展阶段的独特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开学第一课》以“理想照亮未来”为主题,讲述建党百年来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节目从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李大钊、毛泽东、陈望道,到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烈士方志敏、蓝蒂裕;从立志用知识建设祖国的核动力专家彭士禄,到三代传承为国守边的拉齐尼一家;从践行初心的闽宁第一批移民谢兴昌,到用教育改变大山女孩命运的校长张桂梅以及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航天员、飞行员、奥运健儿等新时代奋进者群像,用榜样的力量激励青少年坚定理想、发愤图强。9位“七一勋章”获得者也从祖国各地为全国中小学生送来开学寄语。


有人认为,只要有中华儿女同聚一心努力奋斗的决心,就一定能建设好我们的祖国。请从《哲学与文化》中“探究世界的本质”(唯物论)的角度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022-11-10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关于形神之辩历史上有诸多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有人则认为:“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二者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   )
①前者属于唯物主义派别,认为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
②后者属于唯心主义派别,认为意识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
③前者准确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科学的
④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