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每当鲜花盛开的季节,赏花者纷至沓来。某公园用“你欣赏花的美丽,花欣赏你的高度”“把花朵留在枝头,让美丽留在心灵”等宣传语,代替“禁止折花”“摘花可耻”等警示语,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违规摘花的游客明显减少。该现象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就能变革客观现实
②人的思想观念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③思想观念具有能动性,不受制于客观现实
④客观现实的变化会引起人的思想观念的改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12更新 | 6405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政治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2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今天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给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这一论述的认识论根据是(     
①发展着的社会实践不断向认识提出新的课题
②社会实践为认识发展创造了越来越优越的条件
③满足社会实践的需要是认识的根本目的和归宿
④社会实践为验证认识正确与否提供了客观标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12更新 | 5835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政治真题
3 . 据中国科学院发布的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研究成果,月球最“年轻”玄武岩年龄为20亿年,表明月球在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比以往月球样品限定的岩浆活动时间延长了约8亿年。该成果深化了人类对月球演化历史的认识,可见(       
①科学研究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②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前人认识的过程
③在继承基础上不断超越是真理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科学理论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11更新 | 9911次组卷 | 56卷引用:2023年高考新课标卷(五省)政治真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解决传统菌业生产中日益突出的“菌林矛盾”这一世界难题,1983年,林占熺团队引进某原产于北非多年生禾本科植物,经过不断改良,培育出耐旱抗寒、适应范围广的优质草种;1986年,该团队“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新技术的菌草研究取得突破,创造性地实现了菌与草的结合;1996年,林占熺正式将菌草的汉语拼音确定为菌草的英文名称。随着研究的深入,林占熺团队创立了“菌草学”这门新兴学科,拓展应用菌草技术于沙漠治理、饲料生产和生物质能源与材料开发等领域,菌草新兴生态产业逐渐成型。

菌草技术作为中国政府援助发展中国家实用技术培训项目、联合国“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优先合作项目”,被推广到100多个国家,在荒漠化土地治理、助推居民脱贫致富中取得显著成效。在中国科技人员帮助下,菌草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种植成功,当地民众将菌草称作“中国草”,该国一部长把女儿的名字改成“菌草”。

科研、扶贫几十年,林占熺拒绝高薪聘请,克服种种困难,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农民的钱袋里,在全国科技扶贫中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中国十大扶贫状元”等多项荣誉,登上了“时代楷模”领奖台。


(1)社会实践的需要推动我国菌草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对此加以阐释。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交流的知识,说明我国菌草技术的全球应用推广是如何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
(3)林占熺当选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他的事迹是如何感动你的,请列举两点。
2023-06-10更新 | 6657次组卷 | 31卷引用: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政治真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加强基层治理工作。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枫桥镇干部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党的十八大以来,“枫桥经验”在运用中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新时代“枫桥经验”。这表明,“枫桥经验”(     
①在变与不变的对立统一中不断完善
②在适应时代和实践新要求中不断丰富
③在解决社会的对抗性矛盾中不断发展
④在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飞跃中不断创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近年来,某地积极探索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打造区、街道、社区三级微服务平台,形成“党建引领、社区主导、社工参与、情感治理、数据赋能”五大机制,构建起以“大数据、微服务”为主要特色的社区治理和服务综合体系,被评为全国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这启示我们,加强基层治理(     
①要统筹发挥街道、社区的政府管理职能
②要以向基层放权赋能、减轻基层负担为前提
③需要推动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④要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理念,提高治理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10更新 | 4546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政治真题
6 . 2016年9月,袁隆平领衔的超级杂交稻第五期攻关项目第二次测产验收在湖南某地进行,攻关品种“广湘24S/R900”的测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未能通过验收。面对失败,袁隆平坦然接受。这一事例反映的认识论道理是 (     )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认识主体对于获得真理性认识没有影响
③不成功的实践对认识的发展没有价值
④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3-24更新 | 91次组卷 | 74卷引用: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全国卷2)
7 . 在谈到中国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时,习主席指出,“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只有能够持续造福人民的发展道路,才是最有生命力的。这一论断的哲学依据是
①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②基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发展道路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③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就能把握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④人民群众的意愿是衡量社会发展道路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1-01更新 | 2572次组卷 | 53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政治(全国3卷)
8 . 某市是以铜业为主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该市抓住国家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机遇,持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按照“抓住铜、延伸铜,不唯铜、超越铜”的思路,狠抓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动能培育。如今,不仅铜冶炼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蓬勃发展,千年铜都正迈向“智造新铜都”。该市的转型发展表明(     
①实践创新的高度取决于观念更新的程度
②善于抓住机遇是实践创新成功的重要条件
③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④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开拓创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6-14更新 | 7890次组卷 | 34卷引用: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政治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2022年2月27日,以某高校学生为主研制的遥感卫星“启明星”发射升空,学生可以根据需要给卫星发指令获得地球观测数据,用来验证自己的创意是否合理可行。通过研制卫星,学生巩固了专业知识,极大地提升了专业能力。由此获得的启示是(     
①认识的目的全在于从实践中获得真理
②亲身参与实践获得的知识才是可靠的知识
③间接经验同直接经验相结合能够深化认识
④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认识的客观真理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6-14更新 | 10623次组卷 | 54卷引用: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政治真题
10 . 穿山甲原来被作为重要的药用野生动物,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影响我国穿山甲数量急剧下降,在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穿山甲未被继续收载。2020年6月5日,国家林草局发布公告,将穿山甲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人们对野生动物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这表明(     
①认识只有不断变化才能正确指导实践
②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③认识发展的目的在于不断创新原有观点
④社会实践的需要是认识发展变化的动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6-12更新 | 8477次组卷 | 41卷引用: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政治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