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9 道试题
1 . 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空间实验室到建成空间站,2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突破了天地往返、交会对接等关键技术,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任务,在浩瀚太空建成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奋斗之路表明(     
①任何事物发展都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②真理性认识能够把飞天梦逐步变成为现实
③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创新的高度决定航天技术所能达到的高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13更新 | 226次组卷 | 3卷引用:逻辑与思维
2 . 小小邮票,方寸之间,见证历史峥嵘,呈现时代万千。《中国梦》系列邮票生动呈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精准扶贫》纪念邮票充分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全国上下同心、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光辉历程……邮票文化,“以邮为媒”,传承历史文脉,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①邮票文化真实再现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客观符合主观
②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文化载体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③邮票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④邮票文化源于社会生活,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历程的能动反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04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私立蓝天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根据最新版的中国航天白皮书,中国首个大型巡天空间望远镜计划于2023年发射,开展广域巡天观测。巡天空间望远镜,将成为继美国哈勃太空望远镜之后,人类设计建造的,尺寸最大,技术水平最高,功能最齐全的太空光学望远镜,将在宇宙结构形成和演化、暗物质和暗能量、系外行星与太阳系天体等方面开展前沿科学研究。这说明(     
①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②意识能够能动地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③认识工具有利于延伸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认识发展
④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能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2023年11月,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首次利用Micro-CT扫描等实验方法,在漳浦发现1500万年前琥珀中的苔藓植物。近年来,除了苔藓植物之外,漳浦植物群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林下植物化石,揭示了福建中新世热带季节雨林具有复杂多层结构的特点。这表明(     
①认识生物进化奥秘及其规律是科学家开展研究的根本目的
②对林下植物化石的认知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③一种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只能通过严谨的科学实验来验证
④对林下植物化石的理性认识是以占有丰富感性认识为基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小到一根吸管,大到一辆汽车……现如今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塑料,不过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仍迫在眉睫。2023 年 6月 27 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在塑料循环升级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人员巧妙设计出一种“氢呼吸”策略,可以低成本、低排放地将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可以合成药物、染料、纤维的原材料,这为废弃塑料的“人工碳循环”开辟了新路径。这一变废为宝的研究成果佐证了(     
①观念创新可以通过实践促进事物价值的转换与创造
②人们多样的价值选择是创意成功的源泉
③事物价值的变化取决于物的属性及主体的需要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其“人化”的特点而具有主观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引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强烈反响。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会议用“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八个字对这一思想的重大意义作出总结。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认识会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自主变化
②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要正确对待谬误
③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实践出真知,真理能够更好地推动实践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4-02-08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早在1930年,毛泽东就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等著名论断,把调查作为“决定政策的基础”。回望百年,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无一不与深入调查研究密切相关。

进入新时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习近平深刻指出“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指出:“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1)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材料二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习总书记指出“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发现典型,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知识,分析开展调查研究必须深入到群众中去的理由。
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发现,土卫二的冰下海洋中可能含有丰富的溶解态磷酸根,能够支持潜在微生物的起源与繁衍。这个发现填补了土卫二海水宜居性研究的空白,为人类未来探测土卫二可能存在生命提供科学参考。这一新发现印证了(     
①不断发现真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②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认识是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
④之前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过的真理被推翻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引力波是探测宇宙中不发光物质的直接手段,其中纳赫兹引力波由于频率极低,其提出以来从未被找到。中国脉冲星测时阵(CPTA)研究团队于2023年6月宣布,利用中国天眼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独立找到了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证据,虽暂时无法确定其主要物质来源,但这一重大科学突破对星系演化和超大质量黑洞研究具有深远影响,打开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全新窗口。由此可见(     
①探索宇宙奥秘的科学实验是最基本的实践形式
②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器官,促进人类认识发展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永无止境
④实践的直接现实性使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被推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19更新 | 24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10 . 雅各布·博尔偶然打碎一只花瓶发现碎片之间的重量比是16倍,随着研究的深入,他还发现棒状物体碎片之间的重量比倍数约为11倍,球体碎片之间的重量比倍数约为40倍,这就是著名的雅各布·博尔定律,也称为碎花瓶理论。这一理论最实用之处便是利用瓷器碎片重量之比来修复文物。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有(     
① 源于实践的认识就能正确反映客观对象
②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
③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④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14更新 | 199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