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孔子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B.实践出真知,正确的认识都是在亲身的实践中获得的
C.正确认识是实践基础上客观与主观的具体历史的统一
D.人们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2020-08-02更新 | 491次组卷 | 65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海南琼海嘉积中学高二下质量检测政治试卷
14-15高二上·江西赣州·期末
2 . 一个雕刻家在细心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头部、肩部都已经雕刻成形,一个美丽的天使逐渐显现。这时,一个小女孩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的?”雕刻家回答:“石头里本来没有天使,但因为我是在用心雕刻。”这说明(       
①艺术创作能否实现“无中生有”,受艺术家的技艺水平的影响
②艺术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摆脱事物外在形态和属性的束缚
③艺术观念具有导向作用,影响着雕刻家对雕刻对象的艺术处理
④艺术观念具有社会历史性,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必然不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5-28更新 | 1039次组卷 | 69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海南琼海嘉积中学高二下质量检测政治试卷
3 . 每个走向复兴的民族,都离不开价值追求的指引;每段砥砺奋进的征程,都有相应精神力量的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推进、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在人的心里搞建设,久久为功,弛而不息。
倡导优良家风,使其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重要抓手。培育乡贤文化,重构乡村本土文化,敦厚民心民风,激励向上向善。重视传统节日,让其成为爱国节、文化节、道德节、情感节、仁爱节、文明节,彰显了节日文化内涵,树立了节日新风。八项规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打虎拍蝇……有效激发了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国家公祭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时代楷模发布、感动中国人物表彰,身边好人寻找最美……无数道德灯塔在全国挺立,照亮了整个社会的价值星空。学雷锋、志愿服务在大江南北蔚然成风,与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同频共振。
(1)每个走向复兴的民族,都离不开价值追求的指引;每段砥砺奋进的征程,都必定有精神力量的支撑。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说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由。
(2)结合实际,请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拟定两条宣传标语(要求朗朗上口),并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指出其哲学依据(要求不能重复某一个观点)。
4 . 幼儿时,爱是母亲轻轻摇动的睡篮;少年时,爱是父亲严厉的轻声呵责;长大后,爱是父母慈爱目光里的团圆饭……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关于家的味道、家的记忆,南北不一,味道各异,但都蕴涵着深深的爱。从中我们获得的哲学感悟是
①家的记忆源于每个人对家的心理感受
②不同的家的味道寓于相同的家庭之爱中
③家的味道在不同阶段传递着不同的情感
④每个人对家的情感源于长期的生活体验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6年4月6日我国发射的“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把6000余枚小鼠早期胚胎带上了太空。经过数天的太空旅行传来好消息:小鼠早期胚胎在太空中顺利完成从2细胞到囊胚的全程发育。这次实验的成功,为解开人类能否在太空繁衍等众多谜团迈出了划时代的第一步。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材料表明
①人类可以利用科技的发展逐步解开世界之谜
②服务和指导实践是人类太空繁衍谜团逐步解开的目的
③通过科学实验人们可以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④人类实践的无限性决定了人们能够获得全部真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2015年11月2日,经过几代中国人的努力,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架商用喷气式大飞机C919终于下线了,C919明年有望首飞,两三年后将投入商用,C919成功下线使中国制造迈向高端。C919大飞机的研制过程说明
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总趋势是曲折的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④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运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 .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顺应社会历史潮流在新加坡进行历史性会面,共同描绘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宏伟蓝图。此次会面双方以两岸领导人身份和名义举行,是双方商定的。这是在两岸政治分歧尚未解决情况下,根据一个中国原则做出的务实安排。从唯物论角度看,这体现了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②意识能够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             
④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