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2 道试题
1 .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任职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他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节,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     
①作为自然规律,支配着自然界的变化发展
②具有科学性,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来自实践,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促进作用
④对人的生产生活有指导作用,因而是真理。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2023-08-09更新 | 1811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9年人教版高二必修4第二单元检测卷
2 . 下图是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会标,会标的设计理念来源于中国的剪纸艺术和印章文化,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大会主题相呼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深受好评。这表明(       

①优秀艺术作品总是要反映时代要求和实践需要
②主体的知识和审美观对艺术创作有深刻影响
③艺术作品表达的是创作主体的理想与情感,不具有客观内容
④审美标准具有客观性,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因时代变化而改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7-08更新 | 7721次组卷 | 56卷引用: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政治试卷(新课标Ⅱ)
3 . (2018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政治21)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源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
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
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8-06-09更新 | 12617次组卷 | 117卷引用: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政治(新课标I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青年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这一论述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①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是真理性认识
②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要
④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需要不断提升主体素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6-08更新 | 10178次组卷 | 169卷引用:统编版(2019):政治治必修4课后习题巩固提升第二单元检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漫画(文字为:书上说摘苹果要用梯子)主要讽刺了

①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现象
②脱离生活实际而拘泥于书本知识的现象
③否认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的现象
④书本知识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现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6-08更新 | 9346次组卷 | 75卷引用:统编版(2019):必修四哲学与文化专题一辩证唯物论与唯物辩证法
6 . 1869年,门捷列夫公布了自己制作的元素周期表,将已发现的化学元素纳入一个统一的体系中。依据元素周期律,门捷列夫推断当时的一些原子量测定结果存在误差,预言“类铝”(镓)、“类硼”(钪)等当时尚未发现元素的存在,他的推断和预言后来在实验中被逐一证实。这表明(       
①科学发现来源于认识的不断深化与积累
②科学原理对探索和发现客观真理具有指导作用
③任何科学理论都必须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真理性
④科学原理——科学预测——实践检验是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7-09更新 | 6223次组卷 | 68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政治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必修4第0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测试(B卷提升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毛泽东指出:“世界上只有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最省力,因为它可以由人们瞎说一气,不要根据客观实际,也不受客观实际检查的。”这告诉我们的是(     
①唯心论和形而上学都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
②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③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④不以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②④
2020-07-11更新 | 5759次组卷 | 88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政治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必修4第0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测试(B卷提升篇)
8 . 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一直受到污水排放问题的困扰。一位“草根发明家”转变思路,经过反复试验,研制成无水清洗的废旧塑料自动化生产线,脏兮兮的废旧塑料进入生产线,变成了“新鲜、干净”的塑料颗粒。这表明
①实践的需要推动人的创新能力不断发展
②批判性思维能够促进认识发展和实践创新
③观念创新决定着创新思维活动的内容和性质
④能否应用于实践是衡量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6-08更新 | 7976次组卷 | 87卷引用:统编版2019: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二单元高考模拟强化试题
9 . 假如青春有颜色,它或许是志愿红、迷彩绿,又或许是医务白、工装蓝……青春的理想,铺就奋斗的底色。新时代,各行各业涌现出许许多多担当有为的青年,他们在奋斗中实现人生理想,以开拓进取的精神成就时代荣光,以胸怀大我的姿态绘就人生画卷。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把握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②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③矛盾的普遍性只能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④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7-11更新 | 5710次组卷 | 79卷引用:2020年山东高考政治试卷(新高考)
10 . 火箭呼啸而去、飞船摇曳而归。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最后一步——空间站时代。空间站和航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带动众多科技领域的进步,使航天成果广泛应用。由此可见(       
A.航天技术是引领我国科技创新的根本动力
B.制定正确的战略是航天事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C.开启空间站时代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次质的飞跃
D.航天技术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必然联系
2020-07-11更新 | 4990次组卷 | 50卷引用:2020年天津高考政治试卷(新高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