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下图是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会标,会标的设计理念来源于中国的剪纸艺术和印章文化,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大会主题相呼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深受好评。这表明(       

①优秀艺术作品总是要反映时代要求和实践需要
②主体的知识和审美观对艺术创作有深刻影响
③艺术作品表达的是创作主体的理想与情感,不具有客观内容
④审美标准具有客观性,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因时代变化而改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7-08更新 | 7721次组卷 | 56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必修4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能力提升)
19-20高三·全国·课后作业
2 . 培根说:“真正的哲学家应当像蜜蜂一样,从花园里采集花粉原料,消化这些原料,然后酿成香甜的蜜。”这个比喻所蕴含的科学思维道理是(     
A.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获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B.理性认识的获得需要在实践中占有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对其进行科学加工制作
C.感性认识是“香甜的蜜”,理性认识是“采集的花粉”
D.培根把抽象思维比作“香甜的蜜”,把形象思维比作“采集的花粉”
2023-07-03更新 | 396次组卷 | 41卷引用:巩固训练(统编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素养综合检测
3 . 当前青少年对偶像的崇拜,已从“仰望”向“共生”改变,他们不再采取膜拜的姿态,而是用偶像的精神引导日常生活。“硬核医生”张文宏成了“网红”,“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90大寿的小视频网上点击量过亿……网友追捧大科学家、大知识分子,指向的是他们所代表的科学精神、奉献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当代青少年偶像观的嬗变蕴含的哲理有(     
①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当代青少年要用偶像的精神激励自身成长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时代的变迁不断改写着偶像的内核外延
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直接现实性,青少年基于发展需要重塑偶像观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条件的变化而不同,青少年从仰望转向共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5-12更新 | 615次组卷 | 8卷引用:《2020-2021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人教版必修4)【专项训练】: 专题06 人生价值观
4 . 基因编辑是应对遗传性疾病的一种潜在治疗办法,但其技术运用极具争议,这不仅是因为基因的变化会传给后代并最终有可能影响整个基因库,而且更重要的是基因编辑会产生长远而深刻的社会影响,可能衍生出一系列棘手的伦理法律和安全难题,正因如此,许多国家对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制定了相应的伦理法律规范。人类严格控制基因编辑行为是基于
①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二者间具有内在的抽象统一性
②人类的实践活动应当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③事物的价值是变化的,其属性和功能具有不确定性
④科学研究必须关注事物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马克思从分析商品开始,认识到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是其本质属性,进而分析货币,研究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的生产总过程,写出了《资本论》一书,从而建立起一个再现资本主义社会的严密的科学体系。这一思维过程(       
①是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②具有直接性,可以使人们直接实现预期目标
③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如实认识事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0-08更新 | 281次组卷 | 2卷引用:统编2019(选择性必修3):单元素养评价(一)
20-21高二·全国·单元测试
6 . 巴西圣保罗州布坦坦研究所所长驳斥了针对中国研发新冠疫苗可靠性的质疑。他表示,中国在科学方面投资巨大,没有理由因为新冠疫苗的国籍而产生担忧。其意义在于(  )
①纠正错误 ②驳斥诡辩 ③捍卫真理 ④避免怀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9-27更新 | 23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单元检测
7 .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民法典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俱进,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从历史唯物主义看,该法典的出台体现了(       
A.经济推动文化的发展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8 . 习近平总书记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于向古人借智慧,常以“适当的引经据典”阐明透彻的思想。他引用过的古典名句,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均有参考价值。习主席引用的古典名句与其对应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①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③智者虑事,虽处利地,必思所以害;虽处害地,必思所以利——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
④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下图是“共和国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共和国勋章”以红色、金色为主色调,章体采用国徽、五角星、黄河、长江、山峰、牡丹等元素,象征勋章获得者为共和国建设和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礼赞国家最高荣誉,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寓意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关于“共和国勋章”的创作设计,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①勋章的创作反映了时代要求和实践需要
②勋章创作主体的理念和情感对勋章创作有深刻影响
③勋章表达的是创作主体的理想与情感,不具有客观内容
④审美标准具有客观性,勋章的价值不因时代变化而改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2-18更新 | 228次组卷 | 2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必修4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能力提升)
10 . 2020年9月16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药习惯”行动方案》,规定城市中小学要在每个学段至少安排一次农业生产劳动,农村中小学要因地制宜开展种植养殖体验。这表明(       
①培养节约习惯离不开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②劳动教育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③按受劳动教育是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④开展实践体验活动有利于增强爱惜食物的思想意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