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践的内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2021年6月11日,中国国家航天局举行了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首批科学影像图的发布,标志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表明中国航天人(     
①根据主体需要,在火星探测器与火星之间建立起新的自在事物的联系
②按照客观规律,发挥主体的能动性,不断提高探索认识自然的水平
③通过直接现实性、创造性的活动,在未知世界的探索中迈进了一步
④在极具挑战性的生产实践中,为跨越两千多年的“天问”寻找答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郑板桥把画竹过程分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视觉中竹子外在形态;“胸中之竹”,是竹子外形在画家头脑中的反映,融入了画家的审美意识和分析判断;“手中之竹”是“胸中之竹”的物化结果。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眼中之竹”与“胸中之竹”,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①“眼中之竹”是客观的,“胸中之竹”是主观的
②“眼中之竹”与“胸中之竹”二者彼此依赖
③“眼中之竹”上升到“胸中之竹”是认识的深化
④“胸中之竹”转变为“手中之竹”离不开实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从艺术家的愿望和理论上讲,“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二者应当是一致的,但在创作实践中,往往不能使“胸中之竹”变成理想的“笔下之竹”。这表明(   
①实践水平的高低关系到预期目标能否实现
②观念的存在与现实的存在往往不完全一致
③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④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9-11更新 | 972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之所以在学生中进行美育教育,以美育人,是因为(     
①美育教育能提升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造力
②美育教育源于伟大的美育精神,是人类特有的物质性活动
③美育精神能鼓舞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培养美育精神有助于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实现人生的价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从一定意义说,学生德行的养成、奋斗精神的培养始于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辛勤劳动并以此为荣,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信念,这是教育的重点与方向。加强劳动教育,能帮助学生(   
①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②增强诚信意识,在砥砺自我中通过奋斗走向成功
③在生活实践中发掘潜能,通过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④掌握职业技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实现职业理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3-22更新 | 1287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1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题(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什么是“学”?让我们从古老的汉字说起(见下图).早在甲骨文中,就有“学”了。到了金文和小篆,基本已具备“学”的字形结构。“学”的上面有两只手,手里拿的是“爻”,“爻”是算筹,是一种算算数的教学工具。再下面是“子”,谁来学习?当然是小朋友!在“子”的上面,还有一个类似房屋的形状,一般认为它代表古代教室。由此可见(     

①“学”字的演变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②“学”字在融汇多种文化的过程中实现形体简化
③“学”的字形结构是对学习这一实践活动的能动反映
④“学”的构字内涵表明学习要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在讲好中国故事中,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来阐述中国道路。下列选项与此古训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A.万夫一力,天下无敌B.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C.凡益之道,与时偕行D.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7 . 读起杜牧《江南春》里“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诗句,我们头脑中就会闪现出一番美景: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由此可知(       
①头脑中的美景是美江南的写照
②头脑中的美景源自诗人的才华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湖南农业大学测阳教学科研基地发生村民偷摘玉米事件。这一事件导致该校农学专业作物学科研技能竞赛无法继续,学生因缺乏实验材料面无法完成毕业论文。这是因为(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对象的缺失会影响实践活动的过程
②实践具有能动性,认识客体的缺失无法体现实践结果的创造性
③实践具有社会性,实践主体的缺失导致实践活动无法正常开展
④实践具有历史性,实践手段的缺失导致实践活动的水平无法评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英国爱丁堡大学日前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人体皮肤受阳光照射后会产生一种化合物,通过一系列激活过程,能缓解湿疹症状。基于这一发现,研究人员有望在未来开发出低副作用的湿疹疗法。而这种化合物又会激活一种特殊的免疫细胞--调节性T细胞,这种细胞能对炎症产生抑制作用,这表明(  )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
②认识具有上升性和反复性,追求真理离不开发挥认识的能动性
③接近真理必须突破现有认识成果并要发现现存的错误
④真理的展现和暴露往往需要在处于主客观之间的桥梁上进行
A.③④B.②③C.②④D.①②
10 . 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某电商推出“步步鸡”项目,利用物联网+区块链技术,从鸡苗供应、养殖、检疫,到屠率、物流等环节的信息进行真实的记录且不可篡改,提高整个产业链的信息透明度,更好满足了消费者对绿色安全产品的消费需求。从哲学上看,这一应用场景说明(       
①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高级、更复杂
③实践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联系的根本途径
④人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将“为我之物”变成了“自在之物"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