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认识具有反复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央准确分析判断世界经济发展大势、我国当前与未来经济发展阶段转换存在的优势与劣势、我国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基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所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这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有(     
①实践是不断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真理要超越历史条件的制约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④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具有反复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技创新,尤其是原始性创新,是一种向未知领域探索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出错在所难免。科学研究本来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只有在失败中不断提取和积累成功的因子,才能厚积薄发。习近平指出:要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在基础研究领域,包括一些应用科技领域,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不断试错。不要搞科技领域的大跃进,不要用死板的制度约束科学家的研究活动。在科学探索过程中,全社会要宽容失败,允许和鼓励试错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知识,分析在科学探索过程中,全社会要“宽容失败,允许和鼓励试错”的合理性。
3 . 下面漫画《有时真的搞不清楚》告诉我们(     

①虽然结论不同,但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有些意识由于缺乏客观依据,确实说不清楚
③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④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观点也不同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08-0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大成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将社会发展总布局由十二大的“三位—体”,到十七大的“四位—体”,扩展到十八大的“五位—体”。这表明(     
①社会实践是科学理论发展的动力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并成为实践发展的动力
③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个过程,对真理的追求是圆圈式的循环过程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1年3月,北京及周边地区出现十年一遇的雾霾天气。有科学家指出,研究特殊天气现象及其过程,就是要在可能条件下进行干预,而不能听天由命。但作为大气重污染主要现象的“雾霾”的形成机理我们还没完全搞透,减少雾霾灾害路途遥远。这启示我们(     
①认识和把握规律是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基础
②受制于主客观条件影响,人们无法获得真理性认识
③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④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决定了获得真理有一个过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2019年6月,我国科学家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成功测定并分析了距今约3800年的小麦全基因组序列,这是世界上首次成功破译古代小麦全基因组。该项研究提出了普通小麦从青藏高原边缘到长江流域的扩散路线,为中国种植的现存小麦地方品种的栽培起源、扩散和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信息,对现代小麦育种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     
①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知识水平
②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③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
④现代科技和测序手段推动了基因组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08更新 | 136次组卷 | 29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等2地白银市实验中学等2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政治试题
12-13高二下·河北唐山·期末
7 . 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人类是使用语言的唯一物种。但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公布的日本京都大学对于鸟类鸣叫的研究成果显示,孟加拉燕雀的叫声同样拥有它们的语法规则。这从侧面表明( )
①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谬误的成分
②认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④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2016-11-26更新 | 910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大成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