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1 道试题
1 . 五塔寺路位于西直门外白石桥以东的南长河北岸,由于河堤护栏阻隔,周边居民临水却无法亲水。借冬奥之机,这条背街小巷得到改造。两岸修建了10个景观码头、3座小桥,小桥流水人家的别样景致展现在市民眼前。五塔寺路的改造(     
①可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求,说明愿望转变为现实是在实践中实现的
②实现了由“临水”到“亲水”,说明事物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可变的
③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实现局部之和大于整体效果的理想目标
④不能搞大拆大建,因为肯定方面具有比否定方面更为丰富的内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下图漫画《各有标准》讽刺了某些人在团队合作中没有做到(   

①具体分析,尊重差异
②整体着眼,各尽所能
③尊重事实,克服偏见
④坚持原则,把握标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12更新 | 169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市州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元月期末联合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外加周边的鄂州、黄石、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8个城市构成的城市圈。在武汉城市圈的建设过程中,由于行政体制造成的条块分割现状和各自为政的“小算盘”等陈旧理念,过去一直存在“圈”不起来的问题。比如州市和武汉市交界的未来三路,一直没有连通,这对于双方都不利。针对此现状,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九城变一城”的发展路径,整合九城资源,协力发展,使武汉城市圈能够“圈”起来。九城的定位一目了然:作为龙头的武汉市,要围绕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定位,继续做大做强,更好地辐射其它8城。黄石、鄂州、黄冈要继续依托武汉,深度融合。咸宁、孝感要加快对接武汉,打造武汉的“后花园”。仙桃、天门、潜江要以小板块实现大发展,要提升在全国百强县排名中的位置,成为县域经济的标杆。可以预期,武汉城市圈真正实现“圈”起来,武汉和8个中小城市将共同受益。


(1)“九城变一城”的发展路径,使武汉城市圈从“圈”不起来到“圈”起来。结合材料并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请以武汉城市圈“九城变一城”的发展路径为主题,写两条宣传标语。(每条20字以内)
2021-12-31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八省八校(T8联考湖北版)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4 . 2021年4月22日,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在世界气候峰会上强调,多边主义是充分执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保障。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应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各自能力原则。同时只有所有国家都履行共同承诺,才能取得进展。拉马福萨在这里强调了(     )
①立足整体,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统一谋划
②重视部分的作用,推动各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积极作为
③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合理划分各国的主体责任
④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全面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利与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2-06更新 | 18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5 . 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依存度日益加深,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得益于中国。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的功能存在于各个部分之中
②部分影响整体,部分的发展有利于整体的发展
③部分区别于整体,整体的状况不一定影响部分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是发展变化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1-11-05更新 | 425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6 . 一个黑点虽然微小,落在一张白纸上,却成为视觉焦点,小黑点之外的大片白色,在视觉印象中则被“虚化”了。漫画《一张白纸上的黑点》(下图)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②部分影响整体,要重视部分的作用
③认识受主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④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塞罕坝机械林场始建于1962年。近60年来,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成功营造起百万亩人工林海,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在这里,留下了太多感人肺腑的故事;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在塞罕坝干了13年,病逝后,骨灰遵其遗愿被撒在他奋战的这片土地上;超过20对夫妻值守望海楼,几十年如一日,望林海、观火情;6个青春勃发、风华正茂的热血女青年,毅然加入塞罕坝艰苦创业的大军,在荒漠上谱写她们的青春之歌……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用自己的奋斗、奉献、坚守,改变了塞罕坝的面貌。

在建设美丽中国伟大事业中,涌现出无数“王尚海式”的楷模。福建东山县县委书记谷文昌以“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胆魄,率领东山人民苦战十几载,遍植木麻黄,筑起绿色长城;山西右玉县的几任县委书记,一任接着一任干,把“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杨善洲退休后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2年,等等。这些绿色奇迹的诞生,都非朝夕之功,是终身奋斗乃至数代奋斗的结果。

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襟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脚踏实地,艰苦创业,久久为功,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让大地更绿,让中国更美。


(1)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哲学生活》有关全局观念的知识,分析无数“王尚海式”的楷模何以成就了绿色奇迹。
(2)某高中学校计划开展“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主题志愿者服务活动,请你写出至少两项活动名称。
2021-09-29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天宫空间站包括天和核心舱、梦天实验舱、问天实验舱、神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五个模块。各飞行器既具备独立的飞行能力,又可以与核心舱组合成多种形态的空间组合体,在核心舱统一调度下协同工作,完成空间站承担的各项任务。

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核心舱是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是发射入轨的第一个空间站舱段,其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的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后续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2021 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并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地与天和核心舱对接,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目的是验证空间站建设和运营关键技术是否成熟,并为后续空间站的建造和利用开好局。


(1)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构建天宫空间站的。
(2)航空航天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专业报考热潮,假设你被某高校录取为2022级航空航天专业学生,就如何开启“面向星辰大海的征途”写出两条人生规划。
9 .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在湖南省长沙市听取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对“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他强调五年规划编制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需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建言献策,推动“十四五”规划编制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这体现的道理是(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②要树立全局观念,寻求实现整体最优目标的合理方案
③统筹湖南规划编制全局就可以实现国家整体的最优目标
④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统筹考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8-17更新 | 396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4月模拟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千百年来,人类对于宇宙的瑰丽与深邃从未停止过探索的步履,航天事业更成为推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的重要支撑。而中国航天,不仅凝聚着尖端科技力量彰显着国家实力,更传承着悠久文化赋予东方人内敛的浪漫。1960年2月19日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T7试验探空火箭成功发射,为我国的航天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材料二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这标志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之旅正式开启。成功发射,只是天问之旅“万里长征第一步”,接下来,天问一号还要经过7个月左右的飞行,才能抵达火星。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1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立项,由国家航天局组织实施,具体由工程总体和探测器、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等五大系统组成。“天问”第一次执行任务就要“绕、落、寻”,这个难度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就连一向傲骄的美国人目前也没能做到,有人用“地狱级”形容,这样的比喻实在是再恰当不过,在着陆方式上我们更是选择了难度更大的反喷辛和射式,同时又搭载火星探测器、着陆机、火星装载机,一箭多机,基本上咱们一口气就追上了美国的火星探测水平。这是几代航天人精诚团结、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克服了巨大的艰困难才取得的成就,真可谓来之不易。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天问一号”成功发射的原因。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