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北京时间2021年9月24日,经过中国政府的不懈努力,备受国人关注的华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女士在加拿大获释,获释后她发表演讲说道:“我想感谢我的祖国,还有我祖国人民对我的支持和帮助,这是我走到今天最大的支柱”。9月25日,孟晚舟女士乘坐中国政府包机离开加拿大,回到祖国并与家人团聚。

月是故乡明,心安是归途。作为中华儿女的命运共同体,强大的中国是每个中国人的坚强靠山,个人的命运从来就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只有国家强大,个人的自由、幸福才有保障。

针对“孟晚舟案”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这是一起“彻头彻尾的政治事件”,本质是美国一手策划、加拿大帮凶实施的针对中国公民的政治迫害,是对中国企业的蓄意打压。事实证明,美、加毫无事实依据的“指控”,必将被正义之剑击碎。


请结合材料,运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相关知识,谈一谈你对孟晚舟事件的认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925日,中国公民孟晚舟乘坐中国政府包机返回祖国。这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中国政府不懈努力的结果,是全中国人民鼎力支持的结果,是中国人民的重大胜利。孟晚舟在朋友圈发表感言:“近乡情更怯,不觉间泪水已模糊了双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正在走向繁荣昌盛,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我今天的自由。”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孟晚舟发再次表感言:“回首三年,我更加明白个人命运、企业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是十指相连。祖国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只有祖国的繁荣昌盛,企业才能稳健发展,人民才能幸福安康。我们坚决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忠于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事业,在政府的管理规则下,努力发展好企业,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我想说,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灯塔。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结合孟晚舟的感言,运用整体和部分的知识谈谈公民和国家的关系。
2021-10-11更新 | 688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线上测试政治试题

3 . 材料一   1981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成为中国每一位适龄公民的法定义务。2019年有国际科研机构发现,世界越来越绿了,中国是促进这一改变的重要贡献者之一,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

坚持不懈植绿造绿、养绿护绿,是中国建设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的有力体现,也成为中国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生动缩影。中国大力推动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向世界递出了“绿色名片”。

材料二   中国积极倡导并推动将绿色生态理念贯穿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主张“把绿色作为底色,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授资、绿色金融,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从柬埔寨额勒赛水电站,到哈萨克斯坦扎纳塔斯的风电项目,再到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州光伏电站;从非洲的气候遥感卫星,到东南亚的低碳示范区,再到小岛国的节能灯……中国通过多种形式的务实合作,推动绿色发展。2021年4月,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习近平主席进一步倡导“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材料一和材料二涉及了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两种做法。运用哲学观点,分析中国是如何统筹这两种做法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
2021-09-06更新 | 5811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千百年来,人类对于宇宙的瑰丽与深邃从未停止过探索的步履,航天事业更成为推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的重要支撑。而中国航天,不仅凝聚着尖端科技力量彰显着国家实力,更传承着悠久文化赋予东方人内敛的浪漫。1960年2月19日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T7试验探空火箭成功发射,为我国的航天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材料二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这标志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之旅正式开启。成功发射,只是天问之旅“万里长征第一步”,接下来,天问一号还要经过7个月左右的飞行,才能抵达火星。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1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立项,由国家航天局组织实施,具体由工程总体和探测器、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等五大系统组成。“天问”第一次执行任务就要“绕、落、寻”,这个难度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就连一向傲骄的美国人目前也没能做到,有人用“地狱级”形容,这样的比喻实在是再恰当不过,在着陆方式上我们更是选择了难度更大的反喷辛和射式,同时又搭载火星探测器、着陆机、火星装载机,一箭多机,基本上咱们一口气就追上了美国的火星探测水平。这是几代航天人精诚团结、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克服了巨大的艰困难才取得的成就,真可谓来之不易。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天问一号”成功发射的原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唐代韩愈读书用的是“提要钩玄”法。他说:“记事者必提起要,言者必钩其玄。读一本书,要善于把握各部分的内在辑,从而提出纲要,钩出精义。这样,一本书到最后可能变成简单的几张图表、书也就读了。

宋代苏轼读书用的是“面受数”法。一本书包多方面的内容,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复研读。从这一角度读,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从另一角度读,解决另一方面的问题。如此步步深入,最后就掌握了这本书的全体,书也就读“厚”了


运用联系观的知识,说明上述两种读书方法的合理性。

6 . 十九大召开后,某市实施“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的“三乡工程”,引导人才、资本、技术向农村流动,助力乡村振兴。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这样一个大战略,任务艰巨而繁重,需要各地各部门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统筹协调各个环节,苦干实干、久久为功,因地制宜,扎实推进。该市通过稳定土地承包权、放活经营权,打破了村组界限,统筹配套田间道路、沟渠等水利设施,实现了规模化经营。


运用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说明该市推动乡村振兴的做法。

7 . 苏州田园之莫厘村围绕现有山水资源和历史底蕴,建设更加美丽富饶、有传承有记忆的乡村,并结合莫厘村碧螺春、枇杷、杨梅、橘子等特色农产品,加快特色果品基地建设和农旅融合发展。莫厘村原种茶保护区内茶树年龄虽长,却老而弥香。而今,这些老茶树搭乘着“农企合作”的专列、“互联网+”的快车,奔向远方,在新时代的脉动中,叙说着自己的“青春故事”。为保护碧螺春原种茶,茶农以“农户+企业”的合作方式,来抵御种茶采茶还要看天“吃饭”的风险。面对风险,企业与茶农被逼另辟蹊径,尝试用群体小叶种青叶制作碧螺红茶,不仅发挥了老茶树的种质优势,延长了青叶采摘期,而且结合古法炒茶技艺,碧螺红茶甚至能卖到与碧螺绿茶一样的价格。为了保护茶农的利益,合作企业在茶农遇到天气不帮忙的年份,即使“亏本”的买卖也照做,视信誉与品质为生命。村里在外打拼的游子看到了村里的变化,也受乡村建设的召唤,纷纷回来创业。莫厘村还借省263计划和市331行动,要求村民改掉婚丧嫁娶、逢年过节燃放爆竹、麻将打牌和大吃大喝等陋习。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莫厘茶业发展是如何智慧地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方法论的?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7月31日10时48分,习近平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20年来,44次发射,中国先后将4颗北斗试验卫星,55颗北斗二号、三号组网卫星送入太空,完成全球组网,为世界贡献全球卫星导航的“中国方案”。400多家单位、30余万科技人员团结奉献、敢打硬仗、接续奋斗、集智攻关,攻克星间链路、高精度原子钟等16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500余种器部件国产化研制,实现北斗三号卫星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率100%。北斗相关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向亿级以上用户提供服务,北斗系统全球范围定位精度优于10米、测速精度优于0.2米/秒、实测定位精度均值为2.34米,服务可用性优于99%。北斗已是联合国认可的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之一。与美国、俄罗斯、欧盟卫星导航的兼容与互操作及系统间合作持续深化。相继进入民航、海事、搜救卫星、移动通信等多个国际组织,多个支持北斗系统的国际标准已发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开通,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对推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我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对推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对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有关知识,阐述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开通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澳门迎来回归祖国21周年之际,澳门特区首个青少年爱国爱澳教育基地在澳门回归贺礼陈列馆揭幕启用。21年来,澳门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同心协力,开创了澳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局面,谱写了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华彩篇章。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澳门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从整体看,澳门仍然保持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居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稳定和谐、多元文化交相辉映的大好局面,这一大好局面与澳门各界的努力分不开,也与中央的支持分不开。澳门把握共建“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努力做好珠澳合作开发横琴这篇文章,为长远发展开辟广阔空间,走好与祖国同发展、共繁荣的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澳门应如何走好与祖国同发展、共繁荣的道路。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类带来苦难的同时也催生若干新的文化现象,其中在捐赠物资上贴经典诗句的“寄语文化”,让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缕缕暖意,还有磅礴的精神力量。“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日本捐赠物资贴的诗词名句,在疫情暴发之初感动了无数中国网友。“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当全球面临严峻的疫情考验时,我国积极向其他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对外援助,暖心的富有文化特色的寄语也随着捐赠物资飞向世界各地:“青山一道,同担风雨”“天台立本情无隔,一树花开两地芳”(捐日);“亚当子孙皆兄弟,兄弟犹如手足亲”--萨迪(古波斯)(捐伊朗);“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图兰朵》(捐意大利)……寄语文化让所赠物资更具美感、温情,更有温度、力量,既彰显了中国人民投桃报李的情谊,也表达了世界各国守望相助、共战疫情的美好期盼。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观的有关知识,分析在寄语文化中“彰显了中国人民投桃报李的情谊,也表达了世界各国守望相助、共战疫情的美好期盼”的合理性。
(2)请你从世界和平、振兴中华和个人成长的角度,各拟一条寄语。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