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面对全球气候问题,我国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2北京冬奥会坚持绿色办奥,努力实现了奥运场馆零碳运行,所有场馆100%实现绿电供应,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能源共享发展新路径。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要实现碳中和远景目标,政府、企业、公众等多个层面必须共同行动,尤其是一些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应率先行动起来,每个公民也应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践行低碳生活方式,积极参与。


说明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并简要分析。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世园会开幕式致辞中倡导:我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维持地球整体生态平衡;我们应该追求绿色发展繁荣,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不透支自然,促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同发展;我们应该追求热爱自然情怀,对自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我们应该追求科学治理精神,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打造多元共生的生态系统;我们应该追求携手合作应对,面对生态问题,全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知识,谈谈你对习近平总书记上述主张的认识。
(2)“绿色生活·美丽家园”的美好愿景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与努力,请你就如何实现上述愿景提出三条方法论建议。
2022-12-0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明德湘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举办进博会,就是要扩大开放,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现在,进博会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世界各国应同中国一道,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凝聚更多开放共识,共同克服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让开放为全球发展带来新的光明前程!

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我们要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以开放谋共享之福,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增强各国发展动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中国将推动各国各方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加快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扩大优质产品进口,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我们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原因。
2022-12-05更新 | 38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2-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大联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做出了关键性贡献。要巩固脱贫成果,用孺子牛、拓荒牛和老黄牛的“三牛”精神破解乡村振兴中的矛盾和难题。乡村振兴要发扬孺子牛精神,正确处理“远与近”的关系,破解乡村振兴中各种利益冲突和难题。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意识,既要维护农民的眼前利益,还要发展长远利益。乡村振兴要发扬拓荒牛精神,正确处理“新与旧”的关系,破解乡村振兴中创新发展与因循守旧的矛盾和难题。乡村振兴是创新发展的过程,这种创新离不开一往无前的拓荒牛精神。乡村振兴要发扬老黄牛精神,正确处理“快与慢”的关系,破解乡村振兴中的“隐功”与“显绩”的矛盾和难题。乡村振兴是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历史进程,必须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干,克服一切消极等待和急躁冒进情绪,用老黄牛的韧劲,一步一个脚印推动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角度,分析如何破解乡村振兴中的矛盾和难题。
2022-12-04更新 | 645次组卷 | 36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攸县健坤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5 . 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经过6年的前期准备、9年的艰苦建设,被称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备受瞩目的国家工程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桥跨越伶仃洋,总长约55公里,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它集桥、岛、隧于一体,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超级工程之一。“超级工程”背后是“超级创新”,天气条件限制,大桥的设计和建设难度极大,充满坎坷,但困难却造就了中国工程师们发明的1000多项专利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将国外同行们眼中的不可能变为可能。港珠澳大桥所展现出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与全体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紧密相连。正是这些可爱的人用实际行动很好地诠释了中华民族精神。这座大桥必将在综合运输、经济贸易、旅游观光、人文交流等多个领域推动大湾区的建设发展。


请用联系的观点简要分析一下材料。
2022-12-03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五雅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学考班)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更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黄河文化缘河而生,在漫长的利用和治理黄河的实践中,通过贸易、文化交流、政治外交等活动,黄河文化从中原地区向四周传播并走向全球,搭建起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向世界传递了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深刻影响着世界文明发展进程。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分析弘扬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

材料二◆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山东是黄河流域唯一河海交汇区,是下游生态保护和防洪减灾的主战场,在动能转换、对外升放、文化传承等领域独具优势。

2022年2月,针对当前山东在黄河流域面临的生态保护治理任务繁重、区域发展协同协作不够等问题,山东省印发了《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过程,注重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为实现各项目标任务确定了明晰的时间点和路线图。由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山东答卷”正徐徐展开。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山东答卷”所蕴含的辩证法智慧。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世纪疫情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复杂交织,各国不论大小和发展程度,均在抗疫、经济复苏等方面有迫切的共同诉求,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由此迎来了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引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征程,中国提出令人瞩目的“中国行动”: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这一系列精准的保护“路线图”,为解决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也给全球带来信心和希望。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国一直在行动。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同舟共济、勠力同心,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为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各国应如何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全国新高考1卷语文作文试题要求考生围绕“本手、妙手、俗手”3个围棋术语展开作文写作。围棋世界冠军柯洁发声解读(见下),在社交网络上引发热议。

2022高考作文题来了,你会怎么写?

“本手”字面意思为本分的一手,常常形容在棋局当下选择中庸的一手,介于不坏和好之间,但中庸并不等同于“平庸”。

“俗手”意为庸俗的一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为贬义,但在某些情况下俗手的交换反而有可能成为当下最好的选择。

“妙手”意为卓越的一手,可遇不可求,其本身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唯一性,在大多数对局中并不常见,很多人在对局中经常会过分拘泥于局部,下出“假妙手”。

结合材料,柯洁对“本手、妙手、俗手”的解读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进行分析。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02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文化发展的目标任务。

为进一步弘扬革命文化,规划提出,推介党史研究重大成果和宣传教育普及品牌,制播《敢教日月换新天》《红船》等专题片,《1921》《革命者》等影片,《大决战》《觉醒年代》《功勋》等电视剧,《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等网络视听节目,打造“建党百年书系”“党的革命精神谱系研究丛书”等图书。深化革命根据地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提升革命旧址保护展示水平,推出百年党史文物大展、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等展陈精品。


(1)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该观点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角度阐述我国弘扬革命文化的原因。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早春时节,不少中国家庭在电视剧《人世间》的陪伴下度过。该剧的播出,引发了从主流媒体到社交媒体的一致好评,热度久久不散。该剧以周家三代人的人生经历折射出近半个世纪家国、制度、情感结构、道德伦理的嬗变。人世间从来都充满艰辛与磨难,很少有一帆风顺,而无数周秉昆这样的常人,以自己的宽容、耐心、坚忍、体谅和信念,守护着得来不易的幸福,既不逆来顺受,也不怨天尤人,哀而不伤,温柔敦厚,推动了历史的前行。

该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思想理念,改革开放中的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对良善品德的传承坚守,通过普通人的命运故事展现了出来。


结合材料,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的知识,说明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