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暑假,某地中小学生需要完成一项特别的家庭作业——体育锻炼。学校根据学生体育薄弱项目和年龄不同的特点列出一份项目清单,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进行锻炼,让学生争取假期继续保持“每天锻炼一小时”。对此,家长反映不一。

大部分家长观点

“在学生繁重的文化课作业中穿插体育作业,可以达到劳逸结合的效果,可缓解学生学习压力”“这不仅是一种身体锻炼,更是一种意志锻炼,对学生而言也是一件受益终身的事情,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少部分家长观点

“现在学生学业压力本身就很大,体育还留家庭作业,会影响文化课学习”“升学压力那么大,现在又多了一项体育作业,这意味着孩子要挤出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来完成体育作业,学生实际负担越来越重。”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少部分家长的观点加以反驳。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对口支援正是盘活全国整盘棋的有力举措。2020年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针对湖北省医疗资源和病人需求之间的矛盾,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现在建立了16个省份支援武汉以外地市的一一对口支援关系,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全力支持湖北省加强病人的救治工作,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当疫情防控处于关键时期,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仍然是全国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坚决遏制这一地区疫情蔓延势头事关全局。当时湖北孝感、黄冈、随州等多个地级市确诊人数也不断攀升。这些城市由于医疗资源更加缺乏、社会关注度相对较低等原因,接连出现了救援物资告急的情况,有的甚至发出了紧急求援。疫情防控任何一环都不能忽视,建立对口支援机制,通过划定“责任田”“一对一”提供援助的方式,有力缓解当地医疗资源紧缺的局面,凝聚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说明“对口支援机制”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023-10-0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粮食是社稷之本,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当前,国际上种子主要控制在欧美几家种业公司手上,我国在生物育种等先进技术研发、应用方面还处于“跟跑”阶段,好品种屈指可数。随着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号角吹响,我国种业实现自立自强,打好种业翻身仗,已经迈上新台阶。


说明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并简要分析。
2023-09-21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政治试题(二)

4 . 电影《夺冠》回溯了中国女排40余年的风雨征程,展现出时代变化中“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女排精神给予了中国女排力量,不断激励队员脚踏实地,自强不息,咬牙克服伤病,默默承受挫折,不断创新技术,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不畏强手,敢打敢拼,最终重回巅峰。


说明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并简要分析。
2023-09-20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政治试卷(四)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重大工程。目前,我国有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五处国家文化公园。

【“国家”是鲜明底色】

国家文化公园需永葆“国家”底色,始终立足国家高度。从制度层面来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国家层面印发了多个相关文件,确保其总体上的公益性基调。从形象选取而言,国家文化公园是整合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文物和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必须具有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和重要特征,能够代表国家形象、彰显中华文明,且具有国民认同度高等特点。

【“符号”是建设关键】

文化符号是人类特有的文化表达方式,依靠符号媒介,某种文化意义得到集中的表达和传播。无论是长城、大运河,亦或长征、黄河、长江都是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承载着最深层文化记忆的符号。国家文化公园将沿线众多文化子系统中的文化符号,如众多文化遗产和古迹、类文物、各种区域性文化等有机地联结起来,提炼出统一而宏大的文化符号,为全体国人提供共同的精神寄托和精神追求。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突出文化共性,对内强调民族化和本土化,服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外适应国际化和普遍化,促进世界文化之的交往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有与存续。

【“文化”是内在灵魂】

五大国家文化公园所包含的文化内容、种类十分丰富: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长城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军防体系最复杂、规模最庞大的文化遗产,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体现了热爱和平的民族性格。长城是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象征,凝聚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以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中央红军)长征线路为主,兼顾红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长征线路,展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反映了红色革命文化的强大感召力。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3个部分及其10个河段,包含了丰富的运河物质文化和运河非物质文化。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黄河流域9省(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0余万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约900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多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300多处。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长江浩浩荡荡300余公里,形成了羌藏、巴蜀、滇黔、荆楚、湖湘、赣皖、吴越等文化区,为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提供了不竭的源头活水。

(1)结合材料,运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相关知识,说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什么需要始终立足国家高度。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建成国家文化公园的积极文化作用。
(3)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思维“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相关知识,谈谈如何通过五大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进一步加深对于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023-09-20更新 | 21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政治试题(二)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写芳华】

近十年来,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加速。湖南省综合运用退养、截污、疏浚、增绿、活水和生态修复等措施,积极探索生态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共生共赢”。大型养殖退出,种植水草,曾经的“水下荒漠”变成了“水下森林”,以水草为栖息地的虾蟹、蚌类和螺类等底栖动物得到休养生息;湖区开展沟渠塘坝清淤疏浚,恢复垸内沟渠连通性能和塘坝蓄水能力,新建截污闸截污,提升了洞庭湖活水能力。源头减污,优化湖区农业种植结构、加大有机肥生产使用、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开展生活污染治理,推进畜禽粪污处理,防治工业点源污染、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关停整改临水涉污企业,改造升级流域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实现工业涉水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十年综合治理,湖区野生种群增多,水质提高,生态环境持续变好。

【生态文明建设有引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兴修水利、治理大江大河、植树造林、防沙治沙。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着眼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直面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经验,将中华文明“天人合一”“顺天时,量地利”等生态文化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文化传承有基因】

中国古代有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和生态文化故事。周代人就有“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的禁令。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即不用大网捕鱼,不射归巢之鸟。《吕氏春秋》警告世人,“竭泽而渔““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由”“而明年无兽”。建设美丽中国,我们要守正创新,运用创新思维,对“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思想、蕴含“道法自然”的生态故事、体现生态文明的文化遗址,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生态文化故事、生态文化遗址在世界“活”起来、“潮”起来。


(1)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有关知识,分析洞庭湖综合治理取得成绩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
(3)请运用两种创新思维方法,谈谈如何让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生态文化故事和生态文化遗址等古代优秀生态文化在世界“活”起来、“潮”起来。要求:思维方法和具体做法相对应。
2023-09-05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大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利剑出鞘捍卫和平

自1990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派出军事观察员以来,中国军队已累计派出维和人员4万余人次,先后参加了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目前,中国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人数最多的国家。

◆千年目标一马当先

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让8亿多贫困人口脱贫,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中国将有1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人道之心临危相助

面对新冠疫情,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发起的全球人道应对计划。向世卫组织提供5000万美元现汇援助,向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物资援助,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肩扛责任直面挑战

中国是联合国第二大会费国,始终认真履行对联合国的财政义务,设立为期10年、的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加以阐述。
2023-08-29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来到郴州很震撼,不来郴州会遗憾。”为努力办好2023年第二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全力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进一步扩大郴州旅游品牌影响力,助推郴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按照第二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组委会要求,决定面向全球公开征集第二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主题口号、旅游形象标识(LOGO)和大会吉祥物。


其中第二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形象标识(LOGO)征集要求如下:要求:设计一个具有记忆点的形象标识来彰显郴州旅游的独特魅力。要充分彰显郴州的优秀传统文化、历史、地缘位置、资源禀赋、独特风情以及生活属性。设计上要主题突出、寓意深刻、创意新颖、富于视觉感染力和冲击力,便于识别、记忆和传播,适合在各类媒介、载体以及信封信签、名片、文件夹、笔记本、手提袋等产品上衍生应用。作品要配有名字,其名称应符合其寓意象征,便于记忆,易于传播,可以单幅图稿表现,也可以由不同情境、姿态的多幅图稿组成;可以由单个形象表现,也可以由多个形象组成;需附500字以内的创意设计说明。


(1)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分析上述征集要求的正确性。

材料二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更是郴州发展最动人的旋律。

2月20日,郴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2023年第一次全体会议暨郴州市东江湖环境保护和治理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

会议强调:要高站位落实环保政治责任,深刻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贯彻新部署、把准新重点、落实新要求,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统领,系统谋划,标本兼治,扎实做好生态环境各项工作。要高质量开展污染防治攻坚,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全面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战役”,全力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生态环境安全。要高效率提升整体作战能力,齐抓共管、督查督办、奖优罚劣,彰显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优势,守护好、呵护好、保护好郴州的绿水青山,系统提升郴州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2)结合材料,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的知识,为提升郴州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材料一   《意见》提出,强化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统筹和布局优化,根据乡村形态变化和人口迁徙流动情况,因地制宜合理配置乡村两级医疗卫生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能力较强、具有一定辐射和带动作用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并加强边远地区、民族地区以及山区(高原)、海岛、牧区、库区等特殊地区村卫生室建设。

材料二   《意见》提出,推进医疗、医保、医药、医教改革协同联动,创新完善乡村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切实落实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政策,统筹解决好乡村医生收入和待遇保障问题,健全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激励制度,防止给农民群众增加不应有的负担,保持医保基金平稳运行,激发改革内生动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的知识,论证《意见》中做法的科学性。
(2)结合材料二,谈谈在《意见》实施过程中需要运用哪些思维方法。
2023-05-27更新 | 423次组卷 | 4卷引用:高考模拟试题 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地缘政治紧张与经济格局演变叠加,冲击亚太地区发展环境和合作架构。世界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世界向何处去?亚太怎么办?我们必须给出这一时代之问的答案。

2022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为亚太稳定繁荣作出更多贡献,为亚太国家的发展提供更多机遇,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为促进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1)结合材料,说明中国是如何用整体与部分关系来回答时代之问的。
(2)结合材料并运用“领会科学思维”的知识,谈谈你对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主张的理解。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文明长河绵延汇聚,人类命运休戚与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各国应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我们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反对唯我独尊;坚持互学互鉴,反对霸权霸道;坚持同舟共济,反对各行其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反对零和博弈;坚持厚植民意基础,反对封闭隔绝,为世界文明朝着平衡、积极、向善的方向发展提供助力。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以“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为题目,写一篇短评,阐明其中的中国智慧和行动。
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150-200字。不得出现与考生相关的学校、姓名等个人信息。
2023-05-08更新 | 651次组卷 | 2卷引用:高考模拟试题 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