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的状况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方面,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在新的国内国际形势下,着力打通国内经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发挥国内超大市场优势,把扩大内需作为关键发展基点,把疫情和外部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是指在基于国内市场的同时,同时推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培育我国发展新优势。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观的知识,提炼我国新发展格局体现的哲学智慧。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8年12月1日,华为首席财务官,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在加拿大温哥华机场转机时,被加拿大警方拘留,经过中国政府的不懈努力,当地时间2021年9月24日,被非法扣押1028天的孟晚舟乘坐中国政府包机回国。对于孟晚舟事件,有网友感叹:“有生之年,亲眼目睹了国家和个人命运的交织。”

国家与个体,一直相互奔赴,彼此成全。每个人的青春理想绝不是全然孤立的,实现理想,固然需要个人的不懈努力,但更离不开祖国土壤所提供的养分,强大的中国是每个中国人的坚强靠山,个人的命运从来就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只有国家强大,个人的自由、幸福才有保障。中国之所以为中国,正是有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生于斯、长于斯,有无数爱国英雄冲锋陷阵,铸就华魂。“一滴水只有放入大海才不会干涸”,而今虽然五风十雨,国泰民安,但祖国仍然身处大国博弈的漩涡之中,我辈也当谨记“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的殷殷之情,铭记“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热血豪情,与国执手,与国携长,用热泪与汗滴谱一曲时代长歌!

材料二   在克服困难中发展壮大,在应对挑战中超越自我,这样的故事贯穿于新中国70余年的奋斗历程。面对美国的倒行逆施,我们再次发扬了斗争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知难而进、逆流而上的勇气,“涉深水者得蛟龙”,有党的坚强领导,有社会主义制度保障,在70余年的坐标中接续奋斗,我们可以克服今天的困难、遇见更好的明天。


(1)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如何理解“国家与个体,一直相互奔赴,彼此成全”
(2)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请你就新时代如何弘扬奋斗精神提两条建议。
2022-03-14更新 | 30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第二次检测考试政治试题

3 . 共享单车在城市开启运营后的短短几个月已成为城市街头的一景。就在共享单车给市民提供出行便利的同时,也遇到了各种尴尬,私家车锁让别人没法用、被骗子乱贴二维码、部分车辆遭恶意损坏……诸如此类的不文明用车行为时有发生,既影响了他人的利益,也给中国人的整体形象抹力黑。

“人无礼不立,事无理不成,国无礼不宁”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体现为社会的进步状态,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关照着人们的知识水平和生活方式,善良、诚信、知礼、守法……都是其应有之义。文明是社会进步的起点,整治不文明行为需要政府部门主导,也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以身作则,做文明人。只有全社会形成合力,才能根除不文明行为。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相关知识,谈谈提升社会文明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的理由?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天宫空间站包括天和核心舱、梦天实验舱、问天实验舱、神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五个模块。各飞行器既具备独立的飞行能力,又可以与核心舱组合成多种形态的空间组合体,在核心舱统一调度下协同工作,完成空间站承担的各项任务。

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核心舱是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是发射入轨的第一个空间站舱段,其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的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后续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2021 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并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地与天和核心舱对接,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目的是验证空间站建设和运营关键技术是否成熟,并为后续空间站的建造和利用开好局。


(1)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构建天宫空间站的。
(2)航空航天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专业报考热潮,假设你被某高校录取为2022级航空航天专业学生,就如何开启“面向星辰大海的征途”写出两条人生规划。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2020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习近平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必须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结合材料对此加以分析说明。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昨天,70年沧桑巨变,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今天,我们党领导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明天,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中国人民必将书写出更新更美的时代篇章。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讲到:“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这当中凝聚着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浸透着每一个人的辛勤汗水,蕴含着每一个人的巨大牺牲。我们相信,只有全国各族人民都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自觉服从大局,不放过任何细节,坚持统一指挥和调度,始终发扬奋斗精神,才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1)结合材料一,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中国人民必将书写出更新更美的时代篇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千家万户都好了,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同时,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只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家庭梦才能梦想成真。广大家庭都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要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1)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对“中国梦”与“家庭梦”关系的认识。
(2)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请你为推动幸福家庭建设,设计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不超过20字)
8 . 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家媒体记者走进北京同仁堂,近距离体验这家神奇老字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3年同仁堂在香港开设了第一家零售药店,打开了通往世界的门户。当时,同仁堂集团打破“制药不出京”的陈规,在香港建厂生产。2003年,同仁堂在香港成立同仁堂国际公司,拓展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市场,经过多年奋斗,预期目标已实现。2013年,同仁堂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机遇,调整其全球战略路径,以全球性整体型布局取代地域性分散型策略。2015年起,同仁堂相继在荷兰、瑞典、捷克、瑞士开设终端门店,开始在欧美主流世界全面布局。2016年9月,同仁堂登陆美国,11月进入非洲市场……就这样,从在香港开设第一家海外药店开始,同仁堂因地制宜,主动适应,突破发展瓶颈,按照“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文化营销、铸造品牌”的方针,全面走向国际市场。目前,同仁堂商标已在100个国家和地区合法注册,成为业务覆盖地域最广、服务不同人种人次最多、五大洲落户终端数量最大的中医药企业。349岁的老字号正将中医药文化带到世界各地……


结合材料,分析同仁堂海外之路蕴含的唯物辩证法的哲学道理.
2019-05-21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四校发展联盟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宣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面对当今世界形势和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对国际关系和人类前景的基本主张。

当代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深入交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融合时,相互之间多一些文化尊重,多一些文化基因的“链接”,其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中国人民希望睁开眼睛看世界,希望更多地了解世界,学习、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同时,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人的中国梦,了解中国文化中“天下观”“和谐观”等观念的深刻内涵,了解中国人倡导建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本源。如此,西方国家将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发现新的机会,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依据。
10 . 材料:201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20周年。习近平主席指出,香港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现代化大都市,是一代又一代香港同胞打拼出来的。香港经常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试验场,在“先行先试”中占得发展先机。祖国始终是香港的坚强后盾,也是香港探索发展新路向、寻找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的机遇所在。国家好,香港会更好!
依据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谈谈香港发展之路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