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四五”期间,广东省将着力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缩小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与珠三角地区差距,这是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紧迫任务。

“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指根据各区域的基础条件、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将全省划分为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3个功能区,明确各自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让每个功能区各能其能,各展所长,成为各自功能的引领者,形成功能布局合理、区域分工清晰、各具特色、协同共进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一是珠三角核心区要突出创新驱动、示范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示范区“双区”建设利好叠加,广州、深圳“双城”联动,核心区主引擎作用进一步显现。二是沿海经济带产业支撑强化,沿海重要产业集群和产业带逐步形成。三是北部生态发展区绿色发展优势凸显,乡村振兴成效明显。四是“软硬联通”不断完善,陆海内外互联、东西双向互通交通设施网络,全省“一盘棋”统筹机制和差异化区域政策体系保障有力。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广东省是如何着力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然而,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势在必行。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大中小学要设立劳动必修课程和劳动周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于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在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推动劳动教育回归课堂,有助于补齐、修复现有教育体系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并将从根本上改变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状,从而实现教育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知识,分析补齐劳动教育这一“短板”对构建全面培养的国民教育体系的作用。
2021-06-28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廉江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艰苦卓绝的人民战争中,孕育并诞生了伟大的“抗疫精神”,它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对疫情,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部署,举全国之力,组织调派4万多名军地医护人员紧急驰援,大量医疗设备、人员、物资往湖北倾斜;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十余家方舱医院迅速开设,实现了从未有过的新创举;一个个白衣天使、科技人员、解放军将士、党员干部迎难而上,他们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逆行的背影成了抗疫前线最美的风景。


为顾全大局,一座千万级别人口的武汉被“封城”,湖北省对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这一需要巨大政治勇气的决断,展现了极大的自我牺牲精神。为了疫情防控大局,14亿中国人行动起来,“宅”在家里,以一种特别方式默默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武汉必胜,湖北必胜,中国必胜!这是响彻华夏大地的铿锵心声。“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剪影,它可歌可泣、可圈可点,也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1)抗疫精神对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具有重要作用。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2)结合材料并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中国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原因。
2021-06-1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东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选择性)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庄村,位于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坐落在一个巨大的喀斯特天坑谷底,绝壁环绕,几近垂直,从坑沿到坑底有1100米。大巴山无情的绝壁,让下庄人一直生活在贫困、闭塞、落后中。一条出山的路,成为下庄人的奢望。

1997年全村390余人,以坚若磐石的意志向恶劣的自然环境要出路,在绝壁上谱写出一个史诗般的悲壮故事——耗时7年,在绝壁上“啃”出一条长达8公里的出山公路。修路有多苦、多险、多难?村民们腰系长绳,站在箩筐里,吊在几百米高的悬崖上钻炮眼;没有挖机,就在悬崖峭壁上先放一炮,炸个立足之地,然后再用钢钎和大锤凿,以最原始的方式,在空中荡、壁上爬,用两脚蹬,在半山腰炸开一处处缺口,步步为营向前推进。修路过程中,6条鲜活的生命,从绝壁上坠落。正是这种“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坚定决心,“人心齐,泰山移”的昂扬斗志,铸就了“下庄精神”,换来了峭壁变通途,让下庄离“上面的世界”越来越近。如今这条在悬崖绝壁上凿一条通往外面世界的天路变成了迈向未来的幸福之路。2015年,曾经最穷的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2670元,是修路前的40倍。

材料二   下庄村天路的修成,离不开一个“当代愚公”——村支部书记,毛相林

面对绝壁环绕,他挨家挨户上门走访,扳着指头给村民们算账。“不修路,我们只能像祖辈一样过贫苦的日子!修路,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但下一辈人能过上好日子。”终于,在他动员下,下庄村民鼓足勇气,第一次向大山、向闭塞、向贫穷发起了挑战。

为了筹措资金和物资,毛相林以身作则,以个人名义贷款1万元,还“挪用”了母亲700元的养老钱。村民在他的带动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7年中村民们共集资近十余万元,出工近万工作日。为了修路毛相林还积极争取巫山县有关部门的支持,先后从农业局申请到了总计23万元资金用来修路。终于在村民们的共同努力和县政府的支持下,历时7年修成了这条希望之路。


(1)下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生动诠释,弘扬下庄精神对打赢全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二,运用联系的知识,分析毛相林是如何带领村民完成修路壮举的
2021-05-26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在四川成都召开,通报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沉睡三千年"的三星堆再惊天下。据报道:从2019年10月开始,考古学家就在三星堆遗址开展了全面的考古勘探与考古发掘,摸清了范围以及各类遗存的年代序列和空间格局;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设考古发掘舱、集成发掘平台、多功能发掘操作系统,建立传统考古、实验室考古、科技考古、文物保护深度融合的工作模式;由于出土的象牙一失水会开裂变形,他们每清理出来一根,就会马上盖上进行保湿处理,实现了考古发掘、系统科学研究与现场及时有效的保护相结合,确保了考古工作高质量与高水平。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三星堆遗址的发掘工作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2)请为三星堆遗址文物保护工作向四川省政府提两条建议。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搭载嫦娥五号在月球遨游23天后,一批约重40克水稻种子顺利返回地球,标志着我国水稻育种首次完成深空空间诱变试验的搭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搭载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会通过一系列的自交或者杂交,从抗病虫害、耐逆性、适应机械化生产等方面,培育适合未来需求的优良水稻新品种,通过给予多元化的水稻品种服务于国家“种子安全”大战略。

此次深空空间诱变实验,有望帮助人类更深入了解水稻如何响应深空环境的分子及遗传机制;获取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优良新基因,并形成完善的关键基因利用技术体系,服务于水稻品种选育;选育一批高产、优质、多抗、绿色的水稻新品种,满足多元化产业需求,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广应用,提升我国粮食安全水平。


(1)李克强总理强调,保障粮食安全的要害是种子和耕地。请列出这个论断的两条唯物辩证法依据。
(2)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我们一定要下力气也完全有能力保障好14亿人的粮食安全。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我国应如何提升国家粮食安全水平。
2021-04-28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政治-学科网2021年高三5月大联考(广东卷)

7 . 一粒种子,关系着中国人的饭碗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粮食的自给率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主权,一旦粮食被别人卡了脖子,将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种子是农业科学的“芯片”,是粮食生产的源头,种子产业的竞争力决定一个国家农业和农产品的竞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种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做到了完全自给。但也应看到,我国的品种水平差距明显,尤其是大豆、玉米单产水平还不到美国的60%,种业创新主体企业存在小、散、低、重的问题。如果我国种业不能及时补上研发短板,那么我国的“菜篮子”“米袋子”就可能受制于人。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打好种业翻身仗。


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打好种业翻身仗。
20-21高三下·广东·阶段练习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2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表题为《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的重要讲话,阐释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主张。

当前,国际格局加速演变,新冠肺炎疫情触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全球气候治理的未来更受关注。在气候变化挑战面前,人类命运与共,单边主义没有出路。我们只有坚持多边主义,讲团结、促合作,才能互利共赢,福泽各国人民。中方欢迎各国支持《巴黎协定》、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中国为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作出重要贡献,也是落实《巴黎协定》的积极践行者。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唯一的家园。让我们继往开来、并肩前行,助力《巴黎协定》行稳致远,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


(1)在气候变化挑战面前,人类命运与共,单边主义没有出路。结合材料并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对此加以阐述。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为主题,撰写两条发言提纲。
2021-04-13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政治-学科网2021年高三3月大联考(广东卷)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2020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习近平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必须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结合材料对此加以分析说明。
2021·广东·模拟预测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淮安,因运而生,因运而盛,被誉为“中国运河之都”。近年来,淮安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系统化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精心打造现实版“清明上河图”,全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标志性城市,让古老运河璀璨生光,一幅“水美淮安”的时代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完善运河文化保护体制机制。淮安积极构建把运河文化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在全省率先编制《大运河(淮安段)保护传承利用行动方案》,率先出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文物保护条例》,为大运河文化资源保护划定政策红线。

创新运河文化生产经营机制。突出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统筹推进运河与城镇、文化与产业的串珠成链,由线及面,建设名副其实的高效益经济长廊。深度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建成运河文化特色产业园区;实施“文化十旅游”,重构文化旅游产业链;放大淮安红色文化、运河文化、淮扬菜文化和西游记文化效应,推进淮安运河成为孕育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的“梦工厂”、充满文化魅力和发展动力的缤纷长廊。

建立运河文化传承体系。深入挖掘大运河淮安段特色文化和其中蕴含的时代价值,多方式传承、多角度展示,实现“一条河尽显淮安文化之美”。积极组建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举办中国(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承办中国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论坛、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座谈会等重大活动,不断彰显“精神家园”的时代价值。


(1)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淮安保护大运河文化的科学性。
(2)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非遗不能藏于深闺无人知,更不能让市民尤其是年轻人认为只有那些“供奉”在博物馆或者写在书中、挂在墙上的才是非遗。请你为“让非遗走进百姓生活”设计两项活动。
2021-03-2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新高考测评政治试题(第一模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