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请阅读下面的资料卡:
现存的生物都进化出各自的特点以适应环境:例如鲨鱼因表皮覆盖具有减阻功能的微米级肋条鳞状突起结构而能在水下快速游动。自然界中的生物表面因具有特殊微结构而拥有抗冰、抗腐蚀、抗生物附着、超强黏附力、减阻、自清洁、减摩耐磨、抗冲蚀等优异功能,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模仿和借鉴思路,比如可通过制造与升物相似的微结构进而拥有类生物功能的仿生表面。上述资料表明(     
A.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中
B.意识的能动创造性总是能促进人类的发展,提高其创新能力
C.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科学技术创新中具有前锋的作用
D.人类模仿生物的特性说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2023-01-14更新 | 26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12-13高二下·广东揭阳·阶段练习
2 . 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州官倪寻和李延都患头痛、身热,便一同请华佗看病,华佗检查后,却给他们开了不同的药。原来,两个人引起头痛、身热的原因不同,华佗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法,两人回去按方服药,病果然好了。该事例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是( )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B.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C.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D.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2019-01-30更新 | 211次组卷 | 9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苏省泰兴市三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研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有诗云:“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桑和梓原本是两种树,在古代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常在房前屋后栽植桑梓,而后人对父母先辈所栽植的桑树和梓树也心怀敬意。久而久之,“桑梓”便成为祖先崇拜的符号和故乡的代称。由此可见
①文化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③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④文字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载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8-06-10更新 | 3076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度检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