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有诗云:“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桑和梓原本是两种树,在古代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常在房前屋后栽植桑梓,而后人对父母先辈所栽植的桑树和梓树也心怀敬意。久而久之,“桑梓”便成为祖先崇拜的符号和故乡的代称。由此可见
①文化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③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④文字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载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8-06-10更新 | 3076次组卷 | 26卷引用:人教版全国高三必修4 第82练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2 . 60多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经成为中国具有战略意义的高科技产业,形成了富有成效的航天系统工程管理体制和机制,建立了完整配套的科研生产创新体系,造就了一支素质高技术精的人才队伍。材料说明(  )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事物在任何时候都是向前发展的 
事物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发展的实质是扬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8-04-01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8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测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2015年4月,习近平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要内容: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等中华传统美德.把握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把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借鉴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关系.

中国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字,概括起来有三大类型,即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汉字则是典型的在表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象形的造字方法即是把实物画出来.不过画图更趋于简单化、抽象化,成为突出实物特点的一种符号,代表一定的意义,有一定的读音我们的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各种形体逐渐形成.在书写应用汉字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独一的、可以独立门类的书法艺术.


结合材料,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唯物辩证法依据.
4 . 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第五次下潜中再次刷新同类型潜水器下潜纪录,最大深度达7 062米。正是由于不断创新,中国“蛟龙”号载人深潜技术从追赶者,逐步成为世界的引领者,并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从辩证法角度看,材料启示我们(  )
①事物是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②必须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要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18-02-1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高中政治必修四同步测试: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5 . 民法总则草案的起草,遵循了编纂民法典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是既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社会生活中纷繁复杂的问题,又尊重立法规律,讲法理、讲体系。二是既尊重民事立法的历史延续性,又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哲学角度分析,该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①反映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说明了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④坚持了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6 . 作为高科技发展的要素,超级计算机早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和国防方面的竞争利器。经过我国科技工作者几十年不懈地努力,我国的高性能计算机研制水平显著提高。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曾以每秒4 700万亿次的峰值运算速度和2 566万亿次的持续运算速度,双双刷新国际超级计算机运行性能最高纪录,排名世界第一,登顶世界超级计算机领域的“珠穆朗玛峰”。
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
7 . 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6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为6.7%,2017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争取保持在6.5%左右。从2017年前一个季度来看,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长依然客观,经济增长更趋于平衡,增长动力更为多元。我国经济发展的变化体现了
①人的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②在一定条件下事物处于绝对运动中
③发展是事物前进的、上升的变化和过程
④规律是客观的,想问题办事情必尊重客观规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 . “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从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思维与存在不可分,二者地位是同等的
C.思维和存在都是变化发展的D.思维决定存在,存在依赖于思维
9 .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获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蒿是我国南北方常见的植物。早在公元前2世纪,先秦医术《五十二病方》已有记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它能“治疟疾寒热”;公元304年,东晋的葛洪在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它的抗疟功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古人为何“绞取汁”,而不用水煎熬煮?屠呦呦意识到高温提取可能破坏青蒿中的活性成分。于是,她重新设计实验过程,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为溶剂。这个细节,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终于在1972年成功提取出青蒿素。
为了治疗疟疾,屠呦呦科研团队500名科研人员,筛选2 000个中草药方,整理出600种抗疟方剂,经历了190次失败。1992年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效果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屠呦呦团队的研究过程。
2017-11-22更新 | 143次组卷 | 2卷引用:同步军 人教版 高2政治B卷 必修4第16课时《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017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在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上,世界顶级天文学家通过投票决定,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为“矮行星”。冥王星被降级后,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海王星也正面临着被开除的危险。这表明
①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 
②旧的理论观点是荒谬的 
③真理都是在不断发展的 
④人类的认识是不断发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7-11-22更新 | 143次组卷 | 2卷引用:同步君 人教版 高2政治B卷 必修4 第15课时《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