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基本属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1 . 漫画《谈判的最好结果--让双方都感到自己是赢家》(作者郑辛遥)启示我们(     

①谈判双方的利益关系是矛盾关系
②谈判双方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③谈判双方的思维方式决定谈判结果
④谈判的最好结果是实现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转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3-22更新 | 41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3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2 . 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B.同一性和斗争性
C.客观性和主观性D.同一性和客观性
3 . 苏联戏剧家梅耶荷德有一个定律:所有人说你好是彻底失败,所有人说你坏那你可能还有些自己的特点,如果有的人非常喜欢,而另一些人恨不得把你撕成两半,那就是真正的成功。该定理符合以下哲学原理(       
A.事物性质由矛盾双方决定
B.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
C.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
D.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2023-03-07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纠错卷07 寓意启示题型变通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千百年来,大运河是中华文明传承赓续的主要动脉,也是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重要纽带。以开放性、兼容性和互利性为主要特征的大运河文化,成为形塑中华文明的重要基因。

从文明内化的角度来看,大运河既贯穿南北,又衔接东西,与长江、黄河等五大水系及各类交通枢纽纵横交织,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的主体框架,有力推动了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中华文明的聚合与内化,并助力孕育出大一统的民族价值认同,为中华民族主体性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文化供养。

从联结中外的角度来看,大运河犹如一对张开的巨大臂膀,挽起了中华文明与世界交流的大通道。各种文化经由大运河相互吸收、融合、涵化,在互联互通中相互融合,进而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发生着量与质的转变。文明因差异化流动建立起异质共存、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因此,大运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充当着中华文明“内循环”与“外循环”啮合传动的齿轮。对内凝聚认同,向外融汇有无。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大运河与附着其上的各种物质与精神脉络,编织出一个巨大的文明网络,沟通着古今,连接着世界。


(1)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角度,说明传承大运河文化的积极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谈谈你对大运河继续充当好中华文明“内循环”与“外循环”啮合传动的齿轮的理解。
5 . 阅读漫画《科学每解决一个问题后,又将因此产生十个新问题》。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科学的每一次发展总是具有历史局限性的
②科学是在同一与斗争的相互转化中发展的
③新问题的产生能为新的飞跃创造条件
④解决关键问题则其他问题迎刃而解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如今年轻一代人是“吃水人”,而现在的老年人便是之前的“挖井人”。老年人曾是社会的主力军,他们为新中国的建设发展,祖国的昌盛、家乡的繁荣、家庭的幸福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和汗水。

材料一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2000年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60岁以上老人1.29亿,占总人口10.46%;2015年60岁以上老人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 1%,15年中增长近1亿老年人;预计2025年将突破3亿,占人口20%。养老似乎变成沉重的社会和家庭“包袱”。但同时,随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对养老服务体系改革的进一步规划,“银发经济”崛起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势力。目前中国老年人主要的消费需求涉及社交娱乐、养生理疗和照料看护等方面,老龄服务业的兴起也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在老龄化的语境下,有人认为,养老成本日益加重,养老问题势必成为社会和家庭的“包袱”;另一些人则认为,“银发经济”势必带动新一轮发展潜能,老年人生活引发的相关需求将是社会的一笔“财富”。

材料二   当前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至关重要。孝老爱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也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某地开展“敬老月”活动期间,进一步加强人口老龄化国情、省情教育,围绕解决老年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开展系列敬老爱老助老活动;对贫困、失能、独居等老年人开展多种形式的走访慰问和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宣传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


(1)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相关知识,分析老龄化社会的机遇和挑战。
(2)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倡导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开展系列敬老活动的文化价值。
(3)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及常识,写一篇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及解决措施的文章。要求:①观点正确,主题鲜明;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2023-02-10更新 | 4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思想政治试题
7 . 想让大家知道一根棍子是弯的,用不着高声大叫,在它旁边插一根直棍子就行了。漫画说明(     
A.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
B.矛盾双方在力量上是相互均衡的
C.斗争性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
D.同一性和斗争性可以相互转化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留白”指在中国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从而有意留下空白。清代画家汤贻汾在《画鉴析览》中指出:“人但知有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皆画,画之空处全局所关,即虚实相生法。”说的是绘画中,笔墨未到的空白处,同样是有意义的,是影响画作整体效果的重要因素,因而在创作和欣赏中不可忽视。一般认为,中国画“留白”艺术形成于六朝,成长于唐代,兴盛于宋代,及至明清则成为成熟的创作法则。纵观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发展脉络,不难发现“留白”艺术已然成为中国画重要的构图法则和审美特征。

齐白石画虾,追求神似,不见水波,却有水中游弋的感觉。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见一幅画中,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而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予人以想象之余地,如此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达到“此处无物胜有物”。

以空白含蓄表达隐藏的内容、内心的情绪,也与中国画整体趋于写意、趋于精神层面的表达相一致。和西方绘画原则和审美精神不同的是,中国画更趋于对精神气质的表达,要求符合内在精神,是倾向于“善”的原则,而西方绘画倾向于对客观世界的理性追求与表达,更趋于求“真”。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中国画“留白”艺术的独特魅力。
(2)结合材料,运用联想思维有关想象的知识,说明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的“留白”手法是如何达到“此处无物胜有物”的艺术效果的。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为弘扬中国绘画中的留白艺术设计一个宣传活动并简要说明设计意图,总字数在150字以内。
2023-02-08更新 | 48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9 . 下列对漫画《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①任何事物都存在利和弊两个方面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④事物存在的缺陷是不可回避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河北·一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信的力量

◆自信当下

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这十年,文化文艺这样见证新时代新征程。2022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京举办“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这十年文化工作的相关举措:如影视方面,十年来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作品,比如聚焦脱贫攻坚伟大事业的《山海情》、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觉醒年代》《功勋》等都圈粉无数;出台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推动制定修订国歌法、国旗法、国徽法、英雄烈士保护法等,为文化方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和法治支撑。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的相关知识,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工作是如何在文化强国的征程中奋进努力的。

◆自信过往

国潮文化一般是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商品或服务之中,由中国本土设计师创立的潮流品牌。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中华传统文化里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含义、特征、符号和元素,为各行各业的品牌及产品提供了构思和创意的素材。近年来,国潮文化日益兴盛国风音乐、动漫、游戏迅速崛起:国潮服饰、品牌、IP旋风式席卷市场,如中国某服装品牌亮相纽约时装周;故宫文创产品、三星堆文物、汉服、中华老字号传统节日、国潮品牌等内容更是频繁登上热搜;还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各种消费体验,如考古盲盒、人文类旅游项目、古装摄影等沉浸式休闲消费活动,也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2021年10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2012名受访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6%的受访青年愿意为国潮产品买单,91.6%的受访青年期待越来越多的国潮元素出现。

对于国潮文化,网友甲觉得守正重要,认为国潮文化的发展应该慢下来、稳下来,要了解国潮最本质的内涵,等真正理解了再创新;网友乙认为创新更重要,没有针对当代场景的创新,传统就会丧失生命力。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对网友甲和网友乙的观点加以评析。

◆自信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伟大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接续完成,作为新时代风华正茂的青年人,我们要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宁愿站着死也坚决不下跪的陈延年,时年29岁;要让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的陈乔年,时年26岁;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女党员缪伯英,时年30岁;牺牲前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的赵世炎,时年26岁……四海青年舍“小家”为“大家”,舍身取义、视死如归。觉醒的中国青年,英勇就义的革命先烈,抛洒热血,追寻信仰、追寻理想,点燃红色火光,传承红色精神,用生命践行了什么是“初心”,什么是“使命”,是我们新时代青年的榜样和力量。


(3)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以“新时代新征程新作为”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谈谈当代青年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要求:①观点明确,紧扣主题;②语言规范,合乎逻辑;③字数200字左右。
2023-02-06更新 | 433次组卷 | 3卷引用:政治(河北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