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斗争性的含义及表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会晤中,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加强团结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安全和繁荣。另一种是抱持零和思维,挑动阵营对立,让世界走向动荡和分裂。两种选择代表着两个方向,将决定人类前途和地球未来。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要放在这个大背景下思考和谋划。中美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变对方是不切实际的,冲突对抗的后果是谁都不能承受的。大国竞争解决不了中美两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应该是中美共同努力的方向。

习近平指出:“中美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变对方是不切实际的,冲突对抗的后果是谁都不能承受的。”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0月9日下午,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率领的美国国会参议院两党代表团。

会上,习近平指出,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两国如何相处,决定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竞争对抗不符合时代潮流,更解决不了本国自身的问题和世界面临的挑战。中方始终认为,中美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对彼此是机遇而非挑战。“修昔底德陷阱”并非必然,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中美两国经济深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以从对方的发展中获益。全球疫后复苏、应对气候变化、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都需要中美协调和合作。中美作为两个大国,应展现大国的胸怀、视野和担当,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处理好中美关系,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增进两国人民福祉,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应如何正确处理中美关系?

3 . 苦难成就辉煌,困难磨砺青春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中,对同学们提出的“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这一体会给予充分肯定,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成长路上,所有曾经吃过的苦,都会变成未来回忆的甜”。朴素的话语,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自找苦吃”的价值和意义。当代青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亲历者、参与者,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生力军、主力军,是担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应时常“自找苦吃”。对青年人而言,选择“佛系”,就无法攀登事业的高峰;选择“躺平”,就难以领略极致的风光。苦是无价的财富,苦是进步的阶梯,只有能吃常人不能吃的苦,才能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自找苦吃”的过程,就是思想成熟的过程、内心丰盈的过程、灵魂升华的过程,也是走向成功的过程。

成就和业绩是在战胜困难中获得的。对青年来说,扛几次重活,肩膀就能硬起来;挑几次大梁,责任就能担起来。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多到艰苦边远的地方去锻炼自己,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多捧几次“烫手山芋”,是广大青年“自找苦吃”的最好答案。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知识谈谈对“曾经吃过的苦,都会变成未来回忆的甜”的理解。
4 . 地为粮之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针对一些省份耕地保有量已突破耕地红线,“非农化”“非粮化”突出的现象,习总书记提出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构筑起保障国家安全的牢固防线。由此可见(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解决矛盾
②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③矛盾双方相互排斥,没有斗争性,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④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05-26更新 | 5000次组卷 | 33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2023届高三普通高中新高考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国戏曲艺术来自于民间、扎根于社会,群众基础广泛而深厚,特别是在党的领导下,戏曲艺术服务人民的特点得到了充分彰显。坚持守正创新,已成为戏曲行业发展的重要遵循。

传统戏曲中所承载和传播的价值判断、思想观念、人生观和世界观,沉淀为共同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对于提高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起到重要作用。传统戏曲所弘扬的优秀传统文化,比如爱国主义思想和英雄主义精神,锄强扶弱、追求公平正义,热爱生活等,仍符合当代社会价值观。

戏曲艺术的传承关键在人,艺术层面的“守正”关键在于人才培养阶段,夯实基本功,从业者必须在口、手、眼、身、步等身体各个环节进行训练,熟练掌握构成艺术的基本零件,加强经典剧目的学习及舞台实践力度。

戏曲艺术基于“守正”而实现“创新”,主要体现在剧目生产上。艺术门类的发展与演进,既要靠传统经典的重新演绎,还须有立足时代的创作。戏曲艺术生命力的延续和激活,呼唤当代艺术家的新创造。新剧目是戏曲艺术表现力的新开拓和新贡献,是戏曲艺术对时代和观众需求的回应。戏曲艺术只有与时代一起前行,契合时代精神和现代审美需求,才会葆有持久的生命力。


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关系原理,分析戏曲艺术“守正”与“创新”的关系。
2022-05-24更新 | 34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2022届髙三百校联考(衡阳市二模)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愈来愈追求经济效益的现代社会,艺术商业化现象日益严重,快餐文化盛行。有人认为文艺作品的商业性重于艺术性,像电影艺术、电视节目就应该追求票房、播放量、点击率,而作品本身是否有价值则不那么重要;也有人认为文艺作品应当追求极致的艺术性,商业性会破坏文艺作品的价值,沦为商品,而非艺术品,当商业性掩盖住艺术性的光芒,作品就难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指出:“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的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娱乐。”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说明文艺作品的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关系。
7 .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我们面临的矛盾更加复杂,既有过去长期积累而成的矛盾,也有在解决旧矛盾过程中新产生的矛盾,大量的还是随着形势环境变化新出现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讲话主要强调(     
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主要方面D.矛盾的特殊性
2022-01-19更新 | 309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题(合格考)
8 . 实施“双减”政策(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既要做好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减法”,又要做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加法”,家校社共同育人将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新常态。既要做减法又要做加法,这要求我们(     
①看到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②坚持矛盾分析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③注意把握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双方的转化
④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1-14更新 | 830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9 . 贫困问题是人类社会的顽疾,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告,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有外国专家号召,要学习中国在脱贫方面的成功案例和先进经验。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国的脱贫经验对其他国家来说是既特殊又普遍的
②中国的脱贫智慧因其特殊性而具有推广意义和价值
③学习中国脱贫经验能推动矛盾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借鉴中国经验能否成功的关键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2020届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创历史新高。2020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经济下行对大学生就业造成较大冲击,但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与大学生能力和期望之间的结构性错配,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因。大学生就业结构性错配主要体现在招聘企业性质与就业偏好错配、区域机会和流动意向错配、学历要求与学历结构错配、能力要求与专业背景错配、行业需求与求职热度错配、岗位缺口与职业选择错配六方面,又以前两种最为明显。

大学毕业生普遍希望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并能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这种择业观有其经济理性和现实基础。但当前就业市场难以再按照精英教育时代提供充分的大学生认为理想的职位,大学生的就业理想与社会现实尚有巨大的差距。有观点认为“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大学毕业生应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现实,解决就业过程中的较高就业理想与现实矛盾之间的问题,实现顺利就业。


请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对“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