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8 道试题

1 . 辽宁正在大力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全面提升装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万亿级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近年来,辽宁省制定并实施《辽宁省深入推进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以系统性布局做强高端装备制造业。改造升级“老字号”,辽宁坚持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装备制造等产业赋能增效,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投入使用。为深度开发“原字号”,辽宁持续推进石化、冶金等原材料及深加工行业补链、延链、强链,加快推进“减油增化”,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通过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壮大“新字号”,相继出台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民营科技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等,截至2023年,辽宁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6家.“小巨人”企业310家。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知识,阐述辽宁省是如何做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榜样文化的重要作用。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根据时代特征和工作任务,从基层人民大众中树立榜样:林祥谦、彭湃等工农革命领袖,杨靖宇、张思德、白求恩、黄继光、邱少云等战争时期的英雄烈士,王进喜、钱学森、雷锋、焦裕禄、南仁东、袁隆平、杨善洲、吴仁宝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英雄楷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众多英雄模范人物层出不穷,出现了“六化神州尽舜尧”“遍地英雄下夕烟”的美好图景。进入新时代以后,国家对于榜样文化的建设越发制度化、法律化,国家批准实施相关“条例”和“办法”,并以国家的名义隆重表彰功勋模范人物,多人获得“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建设的哲学智慧。
7日内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4年是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十周年。千里京杭大运河曾在古代中国的南北沟通、中西交流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价值、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大运河不仅是一条流动的水道,更是一条流动的文脉。其沿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沧桑变迁是一部部浓缩的文化史。生生不息的运河文化孕育了沿途独特的商贸、建筑、文学、饮食、民俗风情,直至今天仍散发着独有魅力,影响着运河沿岸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2023年《关于京津冀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决定》正式施行。三地统筹大运河及沿线文化资源,构建跨区域文化遗产连片、成线整体保护体系,携手传承弘扬运河文化,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休闲产业协同发展,开展了系列文化活动,传承弘扬运河文化,目前已逐步形成一条璀璨的文化带。

材料二 2023年11月,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暨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开幕。主论坛在北京举办,国内外政产学研各界嘉宾共同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建言献策。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既需要做好文化遗产的本体保护,也需要做好文化价值的挖掘弘扬;既需要沿线地区各负其责、各展所长、各美其美,也需要协同推进、形成合力、美美与共等。北京市依托当地古都文化、京味文化为核心的特色地域文化,因地制宜提升运河文物文化景观、水和两岸生态景观,使大运河正在成为一条绿色生态带、特色旅游带。“两岸多停估客舟,樯帆影里酒家楼。”大运河沿线各地采取保护与利用并重,传承与发展同行,千年大运河在新时代的中国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京津冀等地协同保护大运河文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说明保护大运河文化坚持保护与利用并举、传承与发展同行这一举措的合理性。
7日内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春季联赛政治试题

4 . 2023年10月16日,京津冀三地共同签署了《深化区域市场一体化商务发展合作协议》。

京津冀协同发展建立在各自的优势上:天津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同时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天津市发挥区位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增强一体化意识,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和协同配合,共同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促进京津冀市场规模扩容。

同时要把握重点,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抓好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切实保障北京市场供应,抓好雄安新区市场体系建设,从而带动区域市场一体化。

结合材料,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的知识,对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举措加以说明。
2024-06-1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济南市第十二届市委延续优化以往发展战略,提出了“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奋斗目标。简单明了的六字诀表述,展现出加快济南发展的雄心壮志。

【强科技,点亮创新之光】

“济南一号”成功发射,全国第一张量子治霾监测网在济南初步成型,技术的创新与实破正是济南以科技创新激活城市发展新动能的真实写照。奋楫争先的济南正“精准落子”,推动各区县充分利用当地优势,为建设强省会蓄势蓄力。

槐荫区

市中区

聚焦“科创兴”,全力打造创新策源先行示范区,争当“科创济南”主力军。在“科创十条”和“智汇槐荫”人才新政22条支持下,越来越多的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团队选择落户槐荫、逐梦槐荫……

强化全篇谋划、系统布局,举行新能源(光储充换)产业对接活动,进一步探索新能源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应用路径,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目前已集聚能源相关企业186家,产业规模突破3200亿元。

结合材料,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的知识,分析济南市是如何以科技创新为城市发展赋能的。
2024-06-11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二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污染物治理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是当前制约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持续深入改善的“新难点”。与常规污染物相比,光污染、“白色”污染、海洋塑料微粒等新污染物具有危害严重、风险隐蔽、不易降解、减排替代难度大等特点。

这个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注已久,“现在提出新污染物治理,是很及时的”。参加今年全国政协联组会时,总书记叮嘱:“有了新的问题,不能说前面的老问题还没处理完就可以歇歇手,要同步抓起来。”联组会上,针对新污染物治理,总书记给出破题路径:要以“改革的思路、技术的力量、转型的方式、市场的手段”,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为中国高质量发展铺好绿色底色。

材料二   近年来,鄱阳湖水质呈持续改善趋势,但成效仍不稳固,主要原因是总磷指标不达标。为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更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江西省鄱阳湖流域总磷污染防治条例》于202411日起开始施行。这是全国首部针对湖泊总磷单项污染防治制定的省级地方性法规,确立了减少外源污染、控制内源污染、加强污染治理与修复的防治思路,对阳台露台洗涤废水直排问题、鄱阳湖流域含磷洗涤剂使用问题等作出规定。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的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治理新污染物,为中国高质量发展铺好绿色底色。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阐释出台《江西省鄱阳湖流域总磷污染防治条例》的合理性。
2024-05-29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10月16日,京津冀三地共同签署了《深化区域市场一体化商务发展合作协议》

京津冀协同发展建立在各自的优势上:天津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同时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天津市发挥区位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增强一体化意识,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和协同配合,共同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促进京津冀市场规模扩容。

同时要把握重点,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抓好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切实保障北京市场供应,抓好雄安新区市场体系建设,从而带动区域市场一体化。

(1)结合材料,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的知识,对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举措加以说明。

材料二   2024年武清区联合京冀两地,以传承“通武廊”三地同出一脉的运河文化为主线,策划通武廊文化和旅游交流季暨第二届运河文化节。

武清区作为今年“通武廊”的轮值方,全年将组织文化互通、游玩互赏、产业互融等活动。通过设置特色农产品街、非遗文创街,在“两馆一院”打造古诗词游园会、博物馆奇妙夜实景剧本杀等新玩法,用潮流元素,塑造年轻新业态旅游。此次活动,武清为社会奉献文化大餐的同时大大提升文旅产业发展。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分析武清区在此次活动中的做法。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4年1月3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材料二   2024年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谈新质生产力,强调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阐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谈谈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龙年春节是联合国大会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后的首个新年。大红灯笼、中国结、剪纸福字等装饰布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喜庆幽默的川剧表演来到华盛顿,以中国红为基调的新衣披上了海牙的有轨电车,书法、剪纸、包饺子等文化游园项目在塞纳河畔隆重举办……春节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有联合国人士表示,当前世界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我们需要春节精神的感召,需要龙所代表的力量、勇气和智慧等可贵品质。感谢中国和中国人民为联合国事业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春节走向全球化的原因,甲认为是春节的独特习俗,乙认为是春节蕴含的价值理念。你赞成哪种观点,请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知识阐明理由。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2024年两会的胜利闭幕,最新的两会热词也跃然于大众面前。

材料一   热词——新质生产力

为打造科创新高地,浙江“向新而行”。浙江省人大常务委员会以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对《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第二次修订;省政府立刻加强对科学技术进步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制定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等,保障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完善政企研多方协同的转化体系,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2024年省两会期间,浙江各地政协委员就如何推动科技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纷纷建言献策。

材料二   热词——新三样

中国制造业规模世界第一,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长期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主要从事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现在我国出口产品从“老三样”(服装、家具、家电)到“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的变化,映射出我国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从产业转移“承接者”到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蜕变。“老三样”,主要依托劳动力、土地、能源等方面的成本优势,走的是承接产业转移的路线;“新三样”供给的是创新的产品、先进的理念。二者在产业链上的位置虽不相同,但同样值得看重。“新三样”领跑全球的同时,“老三样”也在转型升级。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浙江“向新而行”是我国政治制度优势的显著体现。
(2)结合材料二,运用《哲学与文化》中矛盾特殊性的知识,分析我国制造业的变化发展。
2024-05-12更新 | 325次组卷 | 2卷引用: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