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副主席韩正指出,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开辟了文明发展新路,为密切文明互鉴带来新机遇。我们愿同各国携手,高举多边主义旗帜,加强共建“一带一路”等合作,为全球发展繁荣注入新动力,绘就现代化新图景。希望世界政党政要、汉学家等各界人士,为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推动世界汉学研究高质量发展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不仅需要树立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而且需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只有在文化交流中发挥自身优势,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自信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不断增强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和中国形象亲和力,才能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让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1)联系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谈谈如何密切文明互鉴。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文化知识分析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60年代初,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枫桥经验”;70年代末,枫桥人率先在全国开展对“四类分子”评审“摘帽”工作,为全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枫桥干部群众积极探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办法,有效促进了社会稳定;90年代末以来,针对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矛盾,“枫桥经验”发源地创设了“四前四早工作法”“矛盾化解五分法”等,有效地就地预防和化解了矛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新时代“枫桥经验”已经从乡村拓展到社区、网络等新空间,从社会治安领域扩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矛盾观的知识,阐明党中央高度重视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理由。
2024-04-26更新 | 118次组卷 | 3卷引用:秘籍04 必修4《哲学与文化》核心考点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3年,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取得显著成绩。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清理一批妨碍公平竞争的政策规定,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打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实施一批“小而美”民生项目,稳步推进重大项目和数字、绿色、创新、健康、文旅、减贫等领域合作。

材料二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2023年KPI(关键绩效指标)完成得怎么样、2024年打算怎么干,不仅关系我国发展走向,也影响世界经济格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注重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实事求是总结过去一年成绩;准确判断我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科学设定发展预期目标;把握工作重点、聚焦群众关切,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贯穿着“实干”二字,政府工作报告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充分体现了本届政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从中,不仅能够读懂未来一年的发展规划、施政方略,也能读懂中国发展的战略定力与前进方向。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我国对外开放举措对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阐述政府工作报告的科学性。
4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春运,寄托着阖家团圆的期盼,也映照着时代发展的脉动。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暖了外向型经济,打工潮涌动,也催生出中国独有的春运。到了2000年,返乡流、务工流启势浩大。然而当时国家铁路营运里程和平均时速不足,每逢春运,一票难求,车厢拥挤不堪成了民生痛点。如何应对春运大客流,一度被视作难解的课题。为了破题,这些年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持续推动大规模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高速铁路营运里程、高速公路建成里程世界第一,交通运力显著提升;各类智能设备和先进技术的运用,让春运的行程更加智能、高效、舒适,也为大国经济畅通了脉络,如今新兴旅游流、休闲流,与传统返乡流、务工流相叠加,汇聚成澎湃的春运潮流,释放出流动中国的强大活力。但是2024年的春运大考又暴露出在自驾出行中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不够完善这样的问题,春运还需要在解决问题中实现更好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知识,谈谈你对春运难题破解历程的认识。
2024-04-10更新 | 304次组卷 | 5卷引用:【查补能力·提升练】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4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该法提出以下要求:一是落实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要求。坚持以水为核心、以河为纽带、以流域为基础,全方位贯彻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针对黄河流域各种特殊问题,对特定区域、特定问题制定特别制度措施。三是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全流域一盘棋,妥善处理多元诉求,平衡好各方利益,统筹谋划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把握好保护和发展关系、统筹发展和安全,处理好当前和长远关系。增强黄河保护法律制度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做好与有关法律的衔接,注重发挥法律合力。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说明黄河保护法是怎样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的。
(2)根据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阐述黄河保护法是如何体现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的。

6 . 都说盐碱地是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那么到底如何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农学界对此有两派观点,一派强调“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另一派则更看重“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简言之,双方争议的核心在于“以地适种”还是“以种适地”,种子与土地,究竟谁适应谁更重要?其实两方面合理结合更接近最优解。

当下,“以地适种”的工作存在“事倍功半”的隐患。盐碱地改造成本高、维护难,开发技术的局限始终很难克服。从行之有年的“以地适种”方式,转向“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并非轻而易举。我国农业对“以种适地”这一盐碱地治理新理念认识还不够深入,不少地方工作的重心,还是放在尽力改造盐碱地上。同时,盐碱地适生植物育种难、育种周期长、制种产量低等瓶颈难题目前仍旧棘手,由此衍生出一系列挑战。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盐碱地治理思路的转变是如何体现创新思维的。
(2)运用矛盾观的知识,谈谈如何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

7 . 老年人口比重(6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的重要指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根据国际通行标准,一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10%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超过20%就进入了中度老龄化社会。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材料二   某班在探究人口老龄化问题时,同学们踊跃查阅资料,发现所有没有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基于对这个发现的思考,小张同学产生了一个困惑:我以“所有没有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和“中国是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为前提,推出了“中国已不是发展中国家”的结论,但这个结论与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的事实是不符的,我这个推理的问题在哪里呀?

(2)请运用《逻辑与思维》相关知识,为小张同学释疑解惑。

材料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人口寿命势必不断延长;与此同时,在新的经济社会条件下人们的生育意愿也会弱化,势必导致生育率下降。寿命延长和生育率下降,必然使我国人口年龄构成中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人口规模大、发展速度快、发展不平衡、未富先老等特点。人口老龄化将对我国经济社会运行产生深刻影响,如何有效加以应对是国家制定各种经济与社会政策时必须认真考虑的重要因素。

(3)根据材料三,运用有关哲学知识说明应如何看待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时代十年,广大乡村地区充分挖掘当地资源,着力打造了一批村史馆精品,努力把村史馆建设成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博物馆”,留住乡愁、凝聚人心的“加油站”。但是,村史馆建设中还存在定位不清晰、特色不突出、功能发挥弱等问题。新时代新征程,充分发挥村史馆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是厘清定位,发挥村史馆的存史、资政、育人功能。村史馆应源于百姓,服务于百姓,要通过挖掘村史,充分展现丰富的乡村文化,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创业历程,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使命感。二是深耕内容,展示村史馆的地方特性。村史馆建设应固地制宜,突出地方个性特色,避免“千村一面”,充分展示所属乡村的独特气质,全面反映乡村的历史变迁和时代风貌,特别是要生动反映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成就。三是创新形式,拓宽村史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可与村民服务中心、党群活动中心、党员电教中心、农家书屋等进行功能整合,发挥各自优势,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举办专题展览、讲座,积极主动承担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丰富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特殊性”和“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的相关知识,分析村史馆应如何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作用。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能够在百年历史中不断取得胜利并走向辉煌,是因为自成立之日起,就认清了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是与众不同的。党带领人民经历了28年浴血奋战,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纵观世界变化,立足基本国情,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同时逐步实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朝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奋进。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知识,谈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党是如何带领我们不断前进的。
2024-03-06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8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专题训练)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中国浙江杭州举行。

材料一   浓浓的“中国文化味”让全球在杭州亚运会期间领略到了独特的东方神韵。无论是在开幕式上迎宾表演的“水”展现了5000年前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中国智慧,还是吉祥物组合“宸宸”“琮琮”“莲莲”,分别代表着京杭大运河、良渚古城和西湖三大世界文化遗产;无论是场馆建设,还是观赛体验、装备设计,本届亚运会处处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底色”……展示文化底蕴,亚运“国风”让中华文化耀全球,使世界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引发更强烈的“中国热”。

材料二   2023年9月23日晚,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古风古韵和时尚现代在这里交相辉映,“数字烟花”华丽绽放,“数字火炬手”精彩亮相。开幕式还将中国传统乐器与西方乐器进行了融合,传统优雅的古筝和二胡与钢琴和电吉他的交响演奏,让观众感受到了中西乐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审美观在这里交汇,产生出新的火花。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矛盾的特殊性的知识,分析第19届杭州亚运会能引发更强烈的“中国热”的原因。
(2)当中国“国风”遇到亚运会这样的国际舞台,就会产生出新的火花。请结合材料二并运用《逻辑与思维》中“坚持辩证的否定观”的知识加以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