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近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要做到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两手抓”“两不误”,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力争实现最好结果。经济工作事关发展大局,疫情防控是“国之大者”。两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而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事实证明,有效的疫情防控是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稳固的防疫成果可以为经济增长营造稳定安全的发展环境。为稳定制造业基本盘,采取“一企一策”“一项一策”方式,帮助企业解决开拓市场、畅通运输、企业融资、能源保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今年以来,尽管受到多方不利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回升势头承压,但更要看到,我国经济稳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必须坚定信心,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阐释中央部署所体现的方法论原则。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大会指出,要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积极主动迎接挑战,发扬斗争精神,努力化危为机,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解决一系列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周期性、体制性问题,培育强劲持续的发展新动能,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中,全会明确了“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重要目标;在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路径时,突出新发展理念,重点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结合材料,请运用矛盾分析法的知识,分析全会作出以上工作部署的合理性。
2024-01-07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期末)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战略安排的迫切要求。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到“共网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这是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而作出的科学判断,归根到底是为了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可持续的基础之上,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估计,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
材料二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也是现实的问题。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他指出:我国的黄河治理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仍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治理黄河要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完善水沙调控机制,减缓黄河下游淤积,确保黄河沿岸安全:不同地区各有其特点,治理黄河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游要以水源涵养等为重点,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侏持和污染治理,下游要做好保护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
(1)结合材料一,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分析党中央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使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2023-08-24更新 | 65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高(完)中C、D类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道路决定命运,特色基于国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着眼于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怎样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深刻揭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明确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目标任务和重大原则,指明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时间表和路线图,是新时代推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文献。


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知识,简要谈谈对“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互联网对人类文明进步将发挥更大促进作用。同时,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不同国家和地区信息鸿沟不断拉大,现有网络空间治理规则难以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世界范围内侵害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网络犯罪等时有发生,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成为全球公害。对此,有人将其解读为:互联网可能是天使,也可能是魔鬼。


结合材料,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有关知识,谈谈对“互联网可能是天使,也可能是魔鬼”的理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5年,北京申冬奥成功,筹备工作马上展开。首先,向上届冬奥会举办地平昌学习,同时在全球聘任优秀专家;随后,进行了“冰丝带”国家速滑馆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改造,引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作为开闭幕式技术保障实施单位积极备战;其次,针对疫情,设计并严格执行闭环管理等防疫措施,为全世界运动员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随之,充分发挥中国科技进步的优势,智能无人公交车、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5G通信、360度回放、无人机等先进技术保证了比赛的公平和传播的质量;同时,除引入商业合作伙伴,还用众筹等多种模式让“冬奥文化创意”成为时尚新潮。

材料二   古代奥运会,人们聚集在奥林匹亚宙斯神庙前,举行庄严肃穆的仪式,从祭坛点燃火炬,召唤人们奔向奥林匹亚参加运动会。从1936年柏林奥运会开始,主体育会场燃烧的火焰即是奥林匹克圣火,象征着光明、团结、友谊、和平、正义,熊熊火焰点亮了沉寂的夜空,也点燃了全世界的奥运梦想与激情。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火炬从60后、70后、80后、90后一直传递到00后手中,搭乘一朵雪花,升起在鸟果中央,在冰与雪中渺小的火焰才愈发显得可贵,寓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微火虽微,生生不息。节气、经典传统门窗样式、中国结造型似雪花引导牌,场馆复用、低碳材料、节电技术。这场唯美的中国浪漫仅式在传递生生不息的奥林匹克精神之时,还彰显了低碳、环保的绿色理念。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分析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所体现的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2022年北京冬奥会“微火”点火仪式的成功经验。
(3)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请从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角度,列举一个真实的、具体的新时代中国故事案例并说明理由,材料中出现过的内容不可作为案例。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针对我国一些地区生态系统受损退化,生态保护修复任务量大面广,部分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的问题,2021年1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指出,在推动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共护美丽家园中,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聚焦重点领域,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生态保护修复高质量发展。各地情况千差万别,生态问题不尽相同,要因地制宜改造具体方案,才能为社会力量投身生态事业铺平道路,促进全社会参与其中,共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结合材料,分析在推动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共护美丽家园中,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北京成为国际奥运会史上首个举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材料一   2022年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第五次实地考察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引经据典“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勉励备战冬奥的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等刻苦训练、勤奋工作,祝愿中国冰雪健儿在冬奥赛场上绽蕊吐香,留得清气满乾坤,为国争光。

材料二   2022年2月的北京冬奥会充满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元素,让世界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图标设计以中国汉字为灵感来源,以篆刻艺术为主要呈现形式,以霞光红为底色,寓意着日出东方,为在春节期间举行的北京冬奥会烘托出喜庆气氛。会徽“冬梦”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元素巧妙结合。吉祥物“冰墩墩”采用中国国宝的熊猫形象,“雪容融”设计取自于中国传统灯笼形象并结合中国剪纸艺术。火炬接力火种灯源于有“中华第一灯”美誉的西汉长信宫灯,代表了人们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与向往。开幕式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文艺表达,将中华民族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经典名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对办好北京冬奥会的价值。
(2)运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分析2022年2月的北京冬奥会是如何充满丰富多彩的中国元素的。
(3)中国坚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理念办好北京冬奥会。据此,请你为北京冬奥会写两条宣传标语。(每条不超过20字)
2022-03-08更新 | 28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第七次高考仿真模拟文综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后,我国深度参与全球分工体系,全球化的生产方式已经渗透我国很多重要行业。例如,我国国内汽车行业车用芯片自研率只有10%,另外90%的汽车芯片都必须从国外进口先进传感器、车载网络、三电系统、底盘电控、ADAS、自动驾驶等关键系统芯片过度依赖进口,部分品种对进口依存度高速95%以上。汽车芯片往往与汽车二级或一极零部件厂商对接,基本不与整车厂商对接,因此国产替代的难度较其他领域更大。目前,整车企业对于中国芯片企业的态度可以总结为九个字:不能用、不敢用、不好用。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观的知识,分析我国汽车车用芯片企业应如何参与国际分工。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种业创新,打好种业翻身仗,构建具有国家战略的现代种业发展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粮食的自给率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主权,一旦粮食被别人卡了脖子,将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种子是农业科学的“芯片”,是粮食生产的源头,种子产业的竞争力决定一个国家农业和农产品的竞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种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水稻、小麦两大口根作物品种做到了完全自给。但也应看到,我国的品种水平差距明显,尤其是大豆、玉米单产水平还不到美国的60%,种业创新主体企业存在小、散、低、重的问题。如果我国种业不能及时补上研发短板,那么我国的“菜篮子”“米袋子”就可能受制于人。


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角度,谈谈你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推进种业创新、打好种业翻身仗的看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